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一斗得凉州

一斗得凉州

源见“斗酒博凉州”。谓以行贿得官。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典源】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裴松之注引汉·赵岐《三辅决录》曰:“伯郎,凉州人,名不令休。其注曰;伯郎姓孟,名他,扶风人。灵帝时,中常侍张让专朝政,让监奴典护家事。他仕不遂,乃尽以家财赂监奴,与共结亲,积年家产为之破尽。众奴皆惭,问他所欲,他曰:‘欲得卿曹拜耳。’奴被恩久,皆许诺。时宾客求见让者,门下车

常数百乘,或累日不得通。他最后到,众奴伺其至,皆迎车而拜,径将他车独入。众人悉惊,谓他与让善,争以珍物遗 (wei) 他。他得之,尽以赂让,让大喜。他又以蒲桃酒一斛 (一作斗) 遗让,即拜凉州刺史。”《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让传》亦载,“孟他”作“孟佗”,但无送酒事。

【今译】 汉灵帝时,宦官中常侍张让独揽朝政,张让家的监奴主管家事,也很有威权。孟他 (字伯郎) 求官不成,于是以家财贿赂张家监奴,与其结为亲好,几年来将家产都用尽了。监奴们过意不去,问孟他有什么要求,孟他说:“只想让你们拜一拜我。”监奴们答应。当时宾客求见张让的非常多,门外车常有几百辆,有的来好多天也不给禀报。孟他这天最后来,众监奴见孟来了,都迎车而拜,赶快让他的车子进去。众人认为孟他与张让有交情,争着以财宝送给孟他。孟他又转赠给张让,张让十分高兴。孟他又送给张让一斗葡萄美酒,结果被拜为凉州刺史。

【释义】 后以此典形容设法行贿,求取官职。

【典形】 博凉州、刺史葡萄酒、葡萄得凉州、蒲桃换名州、蒲萄一斗、取凉州牧、一斗得凉州、酒换西凉州、五斗凉州、一斗博凉州。

【示例】

〔博凉州〕 宋·陆游《比从人觅酒皆酸薄》:“酒尽聊凭折简求,不知人要博凉州。”

〔剌史葡萄酒〕 宋·陈与义《道中寒食》:“刺史葡萄酒,先生首蓿盘。”

〔葡萄得凉州〕 北周·王褒《墙上难为趋》:“夜伏拥门作常伯,自有葡萄得凉州。”

〔蒲桃换名州〕 清·程先贞 《还山春事》:“松茗还能清闭户,蒲桃岂肯换名州。”

〔蒲萄一斗〕 宋·陆游《凌云醉归作》:“君不见蒲萄一斗换得西凉州,不如将军告身供一醉。”

〔取凉州牧〕 唐·刘禹锡 《葡萄歌》:“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一斗得凉州〕 宋·苏轼《次韵秦观秀才见赠》:“将军百战竟不侯,伯郎一斗得凉州。”


猜你喜欢

  • 桓伊弄

    源见“桓伊三弄”。美称悠扬的笛韵。明郑若庸《玉玦记.赴试》:“山阳忽奏桓伊弄,惊回一觉扬州梦。”【词语桓伊弄】   汉语大词典:桓伊弄

  • 有名无实

    原指有名望而无财富,后来泛指徒有虚名并无真才实学。春秋时期,韩起主持晋国政务以后,为自己的贫穷而发愁。大夫叔向却向他祝贺。韩起说,我虽然有正卿之名,却没有与此地位相称的财物,无法和其他卿大夫相比,所以

  • 胜国

    《周礼.地官.媒氏》:“凡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郑玄注:“胜国,亡国也。”按,已亡之国为今国所胜,故称“胜国”。后因以指前朝。元张养浩《济南龙洞山记》:“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胜国(指宋

  • 日无何

    同“日饮亡何”。宋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词:“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 取资

    《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后以“取资”谓得到凭借、助益。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事类》:“夫经典沈深,载籍浩瀚,实群言之奥区,而才思之神皋也。扬 班以下,莫不取资。”【词语取资】

  • 楚娥

    同“楚神”。清吴伟业《赠武林李笠翁》诗:“江湖笑傲夸齐赘,云雨荒唐忆楚娥。”【词语楚娥】   汉语大词典:楚娥

  • 绿珠堕楼

    源见“金谷堕楼人”。指晋石崇爱妾绿珠被强暴所逼跳楼而死之事。清徐述夔《五色石.白钩仙》:“假令虞姬伏剑之时,绿珠堕楼之日,有个仙人来救了,他年项王不死,季伦复生,再得相聚,又岂非最快人心的事!”

  • 眇小丈夫

    矮小的男人。《史记.孟尝君列传》:“赵人闻孟尝君贤,出观之,皆笑曰:‘始以薛公为魁然也,今视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尝君闻之,怒。客与俱者下,斫击杀数百人,遂灭一县以去。”偏正 丈夫,指男子汉。讽刺男子

  • 东征西怨

    同“后予怨”。唐陆贽《重优复兴元府及洋凤州百姓等诏》:“古先哲王,东征西怨。顾予不德,重以劳人。”并列 旧时形容君主不得人心。语本《孟子·梁惠王下》:“《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

  • 昆池劫墨

    同“昆明灰”。清王鹏运《莺啼序.秋感》词:“最销凝,昆池劫墨,石麟泣,秋棱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