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不为已甚

不为已甚

孟子.离娄下》:“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者。’”朱熹集注:“已,犹太也。杨氏曰:‘言圣所为,本分之外,不加毫末。’”

不为已甚,后常指不做过分的事,适可而止。待人处事,当以中正为宜。

《廿载繁华录》第三六回:“那家人听了,倒道南令本不为已甚,不过大吏过严罢了。”


述宾 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语出《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卧龙生《玉剑香车》(下):“司徒森~,见他已经后撤,立即停剑不攻。”△多用于办事适可而止方面。多指对人的批评责备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矫枉过正


【词语不为已甚】  成语:不为已甚汉语词典:不为已甚

猜你喜欢

  • 论交杵臼

    源见“杵臼交”。谓交友不嫌贫贱。清宋琬《春日曹侍御秋岳斋中社集》诗:“感君意气如霜雪,论交杵臼情何深。”

  • 守宫

    参见:丹砂试辟宫【词语守宫】   汉语大词典:守宫

  • 如指诸掌

    同“了若指掌”。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 项短长,画取三秦,如指诸掌。”述补 诸,之于。比喻了解事情,办事容易。苏轼《〈范文正公集〉叙》:“淮阴侯见高帝于汉中,论刘、项短

  • 韩凭别

    源见“相思树”。比喻恩爱夫妻永别。《剪灯馀话.长安夜行录》:“何期忽作韩凭别,赴水坠楼心已决。”

  • 珠流璧合

    同“璧合珠联”。《晋书.陆云传论》:“千条析理,则电坼霜开;一绪连文,则珠流璧合。”

  • 青緺

    《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补:“及其拜为二千石,佩青緺,出宫门,行谢主人。”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青绶。”緺,音guō,青緺,即青绶带,用于系印钮。汉代二千石的官员用银章青绶。后遂以青緺或青绶作为

  • 塞儿坠马

    同“塞翁失马”。清归庄《病》诗:“塞儿坠马宁非福,扶杖看云且放杯。”

  • 鲁鱼豕亥

    原谓书籍传抄或刊印之误,后则泛指事物本质不同而形体相似需认真分辨。孔子弟子子夏在去晋国途中,见一读历史书的人念道,“晋师三豕涉河。”立即纠正道,不对,不是什么“三豕”,而是“己亥”。因为“己”与“三”

  • 桓山四凤

    源见“桓山之悲”。喻指父母多子。唐包何《相里使第七男生日》诗:“荀氏八龙唯欠一,桓山四凤已过三。”

  • 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

    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老人。 后常用作对两位年高德劭的长辈的颂辞。语出《孟子.离娄上》:“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无下之父归之也。”清.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一五:“老辈中足与李芋仙抗手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