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两喈

两喈

太平御览》卷三九六引汉应劭《风俗通》:“陈国 张伯喈弟仲喈妇炊于灶下,至井上,谓喈曰:‘我今日妆好不?’伯喈曰:‘我伯喈也。’妇大惭愧。其夕时,伯喈到更衣,妇复逐牵其背曰:‘今旦大误,谓伯喈为卿。’答曰:‘我故伯喈也。’”后遂以“两喈”指状貌极其相似、难以辨认的孪生兄弟。宋李清照《贺人孪生启》:“无午未二时之分,有伯仲两楷之似。”楷,当为“喈”之误。注:“任文二子孪生,德卿生于午,道卿生于未。张伯喈、仲喈兄弟,形状无二。”


【词语两喈】   汉语词典:两喈

猜你喜欢

  • 不翼而飞

    没有翅膀而能飞。比喻语言或消息传播的迅速。今多谓物品忽然不见为“不翼而飞”。详见“无翼而飞”条。偏正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能飞行。原形容消息、言论迅速流传。后也指东西突然丢失。语本《管子·戒》:“无翼

  • 逃债之宫

    同“逃债台”。南朝梁元帝《金楼子.杂记上》:“周赧王即位,负债而逃之,名为逃债之宫。”

  • 东野毕之御

    《孔子家语.颜回》:“鲁定公问颜回曰:‘子(你)亦闻东野毕之善御(善于驾马车)乎?’对曰:‘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后三日,东野毕之马佚两骖。公闻之,召颜回。回至。公曰:‘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

  • 刘伶病酒

    《世说新语.任诞》:“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

  • 鹪巢蚊睫

    《晏子春秋.外篇下十四》:“公曰:‘天下有极细乎?’晏子对曰:‘有。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为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曰焦冥。’”后以“鹪巢蚊睫”极言细微。鹪,通“焦”。指焦螟。北周

  • 遗簪

    源见“刈蓍遗簪”。喻旧物故情。唐李峤《答李清河书》:“兄仁及遗簪,礼缛追赙,千古之下,凛然而高。”唐朱放《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不弃遗簪旧,宁辞落帽还。”【词语遗簪】   汉语大词典:遗

  • 侩牛自隐

    《后汉书.逸民传.逢萌传》:“初,萌与同郡徐房、平原李子云、王君公相友善,并晓阴阳,怀德秽行。房与子云养徒各千人,君公遭乱独不去,侩牛自隐。时人谓之论曰:‘避世墙东王君公。’”侩,俗称经纪人。王君公遭

  • 风波之民

    《庄子.天地》:“天下非誉,无损益焉,是谓全德之人哉!我之谓风波之民。”“风波之民”系指生活在动荡复杂的客观环境中的人。清.黄遵宪《已亥杂诗》:“我是东南西北人,平生自号风波民。”

  • 卫瓘抚床

    《晋书.卫瓘传》:“卫瓘字伯玉,河东安邑人也。……惠帝之为太子也,朝臣咸谓纯质,不能亲政事。瓘每欲陈启废之,而未敢发。后会宴陵云台,瓘托醉,因跪帝床前曰:‘臣欲有所启。’帝曰:‘公所言何耶?’瓘欲言而

  • 老死牖下

    《仪礼.士丧礼》“死于适室,幠用敛衾”汉郑玄注:“疾时处北牖下,死而迁之当牖下。”后因以“老死牖下”谓终其天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