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兄肥弟瘦

兄肥弟瘦

东观汉记.赵孝传》:“赵孝字长平,沛国蕲(音qí,地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境)人。父为田禾将军。孝为郎(官名,郎是帝王侍从官的通称),归告(即告归,旧时官吏告假回乡叫告归)母,往来常白衣步担。尝从长安来,过直上(地名)邮亭,但称书生寄止于亭门。塾亭长难之,告有贵客过,洒扫不欲秽污地。良久乃听止。吏因问曰:‘田禾将军子从长安来,何时发?几日至?’孝曰:‘寻到矣。’时天下乱,人相食,弟礼为贼所得。孝闻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知孝肥。’贼并放之。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初,天下新定,谷食尚少。孝得谷食,炊将熟,令弟礼夫妻俱出外,孝夫妻共蔬食。比礼夫妇归,即曰:‘我已食讫。’以谷饭独与之。积久,礼心怪疑,后掩伺见之,亦不肯食,遂共蔬食。兄弟怡怡,乡里归德。……”事又见《后汉书.赵孝传》。

西汉末年,地主豪强残酷剥削人民,灾荒连年,人至相食。赵礼被饥民捉住后,赵孝前去营救,说是赵礼饿得很瘦,我比他肥,你们还是把我吃掉吧。饥民受到感动,就把他兄弟二人都放了。旧时认为是扬“悌道”的典范,后用为兄弟之间情谊深厚的典故。《梁书.武陵王纪传》梁元帝“又与武陵王纪书”:“兄肥弟瘦,无复相待之期;让枣推梨,长罢欢愉之日。”


并列 指兄弟情义深厚,临难争相替死。语本《后汉书·赵孝传》:“及天下乱,人相食,孝弟礼为饿贼所得,孝闻之,即自缚诣贼,曰:‘礼久饿羸瘦,不如孝肥饱。’贼大惊,并放之。”《梁书·武陵王纪传》:“~,无复相代之期。”△褒义。常用以指兄弟友爱。→兄友弟恭 ↔兄弟阋墙


【词语兄肥弟瘦】  成语:兄肥弟瘦汉语词典:兄肥弟瘦

猜你喜欢

  • 远公过虎溪

    同“过虎溪”。清张岱《西湖寻梦.风篁岭》:“苏子瞻访辨才于龙井,送至岭上。左右惊曰:‘远公过虎溪矣。’”

  • 素王之业

    指孔子作《春秋》的事业。汉代王充《论衡.定贤》:“孔子不王,素王之业,在于《春秋》。”意思是说孔子著书,是代王者立法;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所以叫“素王”。【词语素王之业】  成语:素王之业汉语大

  • 过目不忘

    过目:从眼前经过,意谓看一遍。看过一遍就不会忘记,形容记忆力很强。荷融(?-383年),字博休,略阳临渭(今甘肃天水市东)人,前秦王苻坚之弟,封阳平公。公元383年,苻坚大举攻晋,苻融统兵二十五万为先

  • 湘妃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娥皇、女英〕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后以“湘妃竹”指斑竹,或写忧伤相思之情。明刘基《梅花引》:“冰蚕丝断琅玕折,湘妃竹死青冥裂。”《红

  • 轨文

    源见“书同文,车同轨”。本指全国统一的车轨和文字,引申指国家的体制法度。清魏源《〈海国图志〉叙》:“轨文匪同,货币斯同。神奇利用,盍殚明聪。”【词语轨文】   汉语大词典:轨文

  • 荆璆

    同“荆山璞”。元揭傒斯《余道士抱朴斋》诗:“神剑犹埋狱,荆璆未出山。”【词语荆璆】   汉语大词典:荆璆

  • 洛阳生

    源见“洛阳才子”。指汉贾谊。亦泛指儒生。清陈梦雷《赠秘书觉道弘五十韵》:“任同莘野相,志切洛阳生。”【词语洛阳生】   汉语大词典:洛阳生

  •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甘( ㄏㄢ hān )酒:沉湎于酒。甘,同“酣”。嗜音:陶醉于音乐。峻宇:高大的屋宇。雕墙:彩绘的墙壁。!沉湎于酒,陶醉于音乐,建筑高大殿宇,精细雕饰宫墙。这些事只要有一桩,就没有人不灭亡。语出《书

  • 法不阿贵

    《韩非子.有度》:“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原指法律不逢迎迁就权贵,准绳不屈就变曲之物,法律面前一视同仁。后以“法不阿贵”形容秉公执法,不偏

  • 芝艾共焚

    同“芝艾俱焚”。《北齐书.樊逊传》:“复恐迎风纵火,芝艾共焚。”见“芝艾并焚”。【词语芝艾共焚】  成语:芝艾共焚汉语大词典:芝艾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