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大杖则走

大杖则走

刘向说苑.建本》:“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棰则待,大棰则走,以逃暴怒也。”后以“大杖则走”谓父以大杖责子易致伤,在父则伤悲,宜避开,不陷父于不义。《后汉书.崔寔传》:“〔崔烈〕问其子钧曰:‘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钧曰:‘论者嫌其铜臭。’烈怒,举杖击之。钧时为虎贲中郎将,服武弁,戴鹖尾,狼狈而走。烈骂曰:‘死卒,父挝而走,孝乎?’钧曰:‘之事父,小杖则受,大杖则走,非不孝也’。”


见“小受大走”。


【词语大杖则走】  成语:大杖则走汉语词典:大杖则走

猜你喜欢

  • 羊公石

    同“羊公碑”。明吴廷翰《送叶道亨擢襄阳别驾》诗:“何如寂寞羊公石,千载犹如堕泪时。”【词语羊公石】   汉语大词典:羊公石

  • 松菊高

    源见“陶渊三径”。喻隐士高节。清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八:“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

  • 解骖

    《晏子春秋.内篇.杂上》:“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衣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者将归。’

  • 因人热

    源见“不因人热”。指仰仗别人的权势。清尤侗《别长安》诗之一:“一官未许因人热,十口翻成为仕贫。”【词语因人热】   汉语大词典:因人热

  • 桃花源

    晋.陶潜《陶渊明集》卷六《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豁然开朗。土

  • 剡溪游

    同“剡川游”。唐李群玉《腊夜雪霁月彩交光开阁临轩竟睡不得》诗:“怀哉梁园客,思作剡溪游。”

  • 陂量

    同“陂湖禀量”。宋周必大《次韵沈世得抚幹川咏轩》:“频惭陂量容,未为俗驾勒。”【词语陂量】   汉语大词典:陂量

  • 推燥居湿

    以燥地处幼儿而自处湿地,极言母亲抚育儿女的劳苦。《后汉书.杨震传》:“阿母王圣出自贱微,得遭千载,奉养圣躬,虽有推燥居湿之勤,前后赏惠,过报劳苦。”王圣:汉安帝乳母。连动 把干燥的地方让给孩子,自己睡

  • 弃?关

    源见“终军弃?”。指潼关。宋司马光《送何济川知汉州》诗之一:“复寻题柱迹,重过弃?关。”

  • 笑里刀

    同“笑中刀”。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七:“且灭嗔中火,休磨笑里刀。”元秦简夫《东堂老》一折:“都是些绵中刺,笑里刀。”【词语笑里刀】   汉语大词典:笑里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