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投簪

投簪

晋.左思《招隐》诗:“踌躇足力烦,聊欲投吾簪(音zān,古音为叶韵读如zhēn)。”

簪是连结冠与发的一种器物,说投簪,即投弃冠簪,冠是古时官僚士大夫所戴的帽子,投弃冠簪等于说“挂冠”,就是辞官不仕的意思。在诗中用“投簪”,就是表示想辞官归隐。这里用汉疏广之事虽不明朗,但用“投簪”却是较早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其中投簪用汉疏广谢病弃官而归东海事,就比较明显了。

据《汉书.疏广传》载:汉时东海兰陵人疏广,少好学,明《春秋》,宣帝时为太傅,兄子受同时为少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十二年,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耻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宦〕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曰:‘从大人议。’即日父子俱移病(移书言病)。满三月赐告,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

后因以“投簪”比喻弃官。元.许有壬《白菜》诗:“南士称秋末,投簪要即时。”投簪与投冠同,都比喻弃官。关于“投冠”晋.陶潜《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中作》诗:“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词语投簪】   汉语词典:投簪

猜你喜欢

  • 蘧年

    源见“蘧瑗知非”。指五十岁。清董俞《满江红.寿张研铭五十》词:“蒋径久忘宾与主,蘧年莫问非和是。”

  • 蝶化金钱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中:“穆宗皇帝殿前种千叶牡丹花,始开香气袭人,一朵千叶,大而且红。上每睹芳盛,叹曰:‘人间未有!’自是,宫中每夜有黄白蛱蝶万数,飞集于花间,辉光照耀,达晓方去。宫人竞以罗巾扑之,

  • 刘孝标

    《梁书.文学传下.刘峻传》:“刘峻字孝标,平原平原人……天监初,召入西省,与学士贺踪典校秘书。……安成王秀好峻学,及迁荆州,引为户曹参军,给其书籍,使抄录事类,名曰《类苑》,未及成,复以疾去,因游东阳

  • 如入无人之境

    宋.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及一旦王伦?张海等相继而起,……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境:地域。意谓好像进入了没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战勇猛,所向披靡,无人敢阻挡。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回:“赵云一

  • 野鹤在鸡群

    同“鹤立鸡群”。元 萨都剌《送任仲甫回广西》诗:“昂昂野鹤在鸡群,客里相逢忍见分?”

  • 刻像求贤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武丁即位……梦天赐贤人,胥靡之衣,蒙之而来。且云:‘我,徒也。姓傅名说。天下得我者,岂徒也哉。’武丁寤而推之,曰:‘傅者,相也;说者,欢悦也。天下当有傅我而说民者哉?’明以梦

  • 偷醅毕卓

    源见“瓮间吏部”。指嗜酒成癖者。明徐渭《九流》诗:“偷醅毕卓生为酒,辟谷张良死在留。”

  • 麟阁画丹青

    同“麟阁图形”。唐贺朝《从军行》:“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 石望夫

    源见“望夫石”。形容矢志不二,精诚至极。宋黄庭坚《次韵杨明叔》之四:“窃观今日事,君与古人俱:气类莺求友,精诚石望夫。”

  • 雪窗萤几

    宋.陆游《祭曾原伯大卿文》:“韦编铁砚,雪窗萤几,不足以言其勤。”“雪窗萤几”的语典,是由“映雪读书”(为晋人孙康事,见“映雪读书”条)和“囊萤照读”(为晋人车胤事,见“囊萤照读”条)凝缩而成。后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