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毛发倒竖

毛发倒竖

愤怒或惊惧、寒栗的样子。《三国演义》二○回:“腾读毕,毛发倒竖,咬齿嚼唇,满口流血。”《红楼梦》七五回:“看那月色时,也淡淡的,不似先前明朗,众人都觉毛发倒竖。”


主谓 倒竖,尾端朝上直立。汗毛、头发都竖起来。形容极度紧张、害怕,或极度愤怒。《水浒传》42回:“宋江到大殿上,不觉肌肤战栗,~。”△多用于形容人的心理、生理状态方面。→毛骨悚然 怒发冲冠 毛森骨立 发指眦裂 ↔心平气和平心静气 面不改色。也作“毛发皆竖”、“毛发尽竖”、“毛发为竖”、“毛发森竖”、“毛发植立”。


【词语毛发倒竖】  成语:毛发倒竖汉语词典:毛发倒竖

猜你喜欢

  • 胡僧话劫灰

    南朝.梁.慧皎《高僧传》:“又昔汉武穿昆明池底,得黑灰,以问东方朔。朔云:‘不委,可问西域人。’后法兰既至,众人追以问之,兰云:‘世界终尽,劫火洞烧,此灰是也。’”又见《太平御览》。西汉武帝为练水军曾

  • 鸳被盟

    宋、元间有无名氏戏文《玉清庵》,今已佚。元.阙名著《玉清庵错送鸳鸯被》杂剧,今存。故事写李玉英因负债,被迫去玉清庵与富豪刘彦明幽会。在庵中巧遇书生张瑞卿,便以鸳鸯被为定礼,结为夫妻。后张瑞卿应试得中,

  • 孺子牛

    《左传.哀公六年》:“冬十月(公元前四八九年冬天,此时正是齐晏孺子元年冬。齐景公少子荼于公元前四九〇年秋被高昭子、国惠子承景公遗命先立为国君,群公子相继外逃避难。)丁卯(二十四日),立之(公元前四八九

  • 穆驭良

    源见“穆王八骏”。泛指驾驭骏马。清黄景仁《泥涂叹》诗:“纵有穆驭良,为功逊乘橇。”

  • 唱骊驹

    同“歌骊驹”。清查慎行《钱幼鲲将游江右》诗:“西江吾旧到,为尔唱《骊驹》。”

  • 两蜗角

    源见“蛮触交争”。比喻狭小之处,细微之事。多用于名利宦场。唐白居易《不如来饮酒》诗之七:“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宋陆游《吴歌》诗:“胜负两蜗角,荣枯一蚁窠。”

  • 负弩前驱

    此典指司马相如被汉武帝派遣,出使西夷,受到县官亲自背负弓箭在前引路之荣待。后以此典形容官长莅临,迎接隆重;也形容得任官职,受到尊敬。司马相如(前179年——前117年)。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

  • 标凌烟

    源见“凌烟阁”。指朝廷对功勋卓越者加以表彰、纪念。清李渔《吴太翁挽歌》:“仪容但未图麟阁,姓字胡不标凌烟?”

  • 错认颜标

    谓唐代郑薰误认颜标为鲁公的后代而被时人嘲笑的故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误放》:“郑侍郎熏主文,误谓颜标乃鲁公之后。时徐方来宁,志在激动忠烈,即以标为状元。谢恩日,从容问及庙院。标曰:‘寒畯也,未尝有庙

  • 蔡顺分椹

    汉代蔡顺孝亲的故事。王莽末年天下大乱,顺拾桑椹,赤椹与黑椹分器盛装,赤眉军问他原因,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赤眉军知道他很孝顺,于是送他二斗米,一只牛蹄。事见《蒙求下.蔡顺分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