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

杨时冒雪恭候老师程颐事。杨时(1053-1135年),南剑州将乐(今属福建)人,字中立,世称龟山先生。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第。当时,河南的程颢(hào皓)与其弟颐在神宗熙宁、元丰年间讲孔、孟之学,黄河、洛河一带的学子纷纷投奔二人,以他们为师。杨时受官后没去赴任,到颍昌拜程颢为师,二人相处得十分愉快。杨时学成回家时,程颢望着他远去的背影说:“我的思想和学问都被他带到南方去了。”四年后程颢去世。杨时闻讯,在自己的住室为程颢设了灵位痛哭,还给同学写信,告诉他们这一不幸消息。以后,在洛阳见到程颐。数年后,杨时已40岁了,他到洛阳拜见程颐。正巧,程颐在闭目静坐养神。杨时就与同行的游酢(zuò坐)站在门口等候。直到程颐醒来,门外大雪已下了一尺多深。以后常用此典来形容尊师重道、专心致学的事。

【出典】:

宋史》卷428《道学传二·杨时传》12738页:“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zhǔ主,连缀)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第。时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xī吸,聚;合)然师之。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以书赴告同学者。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例句】:

元·谢应芳《龟山藁》卷7《杨龟山祠》:“卓彼文靖公(杨时谥文靖),早立程门雪,载道归东南,统绪赖不绝。” 清·赵翼《梅花》其一:“单身立雪程门第,素面朝天虢国姨。” 柳亚子《怀人诗十章》其一:“却愧鲰(zōu邹)生百无似,也曾立雪到程门。”


偏正 学生恭敬教授。语本《宋史·杨时传》:“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例]陈玲像~一样,虚心地聆听着导师的讲课。 △描写虚心求教。↔班门弄斧。也作“程门度雪”、“程门飞雪”、“立雪程门”。


【词语程门立雪】  成语:程门立雪汉语词典:程门立雪

猜你喜欢

  • 角马

    源见“乌头白,马生角”。头上长角之马。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南朝 梁刘孝威《怨诗》:“王嫱向绝漠,宗女入祁连。雁书犹未返,角马无归年。”

  • 绸被放衙

    谓出身低残的人经过努力也可以作官。宋代张师正《倦游录》载:文彦博在榆次时见衙门一新鼓,遂题诗于上云:“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它。如今幸有黄绸被,努出头来听放衙。”

  • 少壮几时奈老何

    《文选》卷四十五汉武帝(刘彻)《秋风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夸老何。”“少壮几时奈老何”,意思是说人生少壮之时没有多久,匆匆老年将至,无法阻止时光的催迫。唐.杜甫《渼陂行》诗:“少壮几时奈老

  • 种玉蓝田

    源见“种玉”。蓝田古以出产美玉出名。种玉于蓝田则长得其所。因以“种玉蓝田”谓为缔结良缘创造条件。明杨珽《龙膏记.错媾》:“从今后天长地远,还愿取,还愿取种玉蓝田。”述补 古代蓝田以出产美玉闻名。在蓝田

  • 平原十日留

    同“平原十日饮”。清张问陶《杨警斋太守鸥江春暖图》诗:“连宵举酒传炉鼎,绝胜平原十日留。”

  • 董遇三余

    三国魏董遇,提倡“读书百遍而义白见”。别人说没有时问,他说有“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详见“三余”条。

  • 三日新妇

    曹景宗(457-508年),字子震,新野(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出身将门,善骑射,齐末依附萧衍(后来的梁武帝),被荐为竟陵(今湖北天门西北)太守,协助萧衍夺取政权。官至侍中、中卫将军。景宗生活奢侈,妓妾

  • 凿空

    《汉书.张骞传》:“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中用“凿空”描

  • 交盖

    源见“程孔倾盖”。路途相遇,停车亲密交谈。形容一见如故。宋黄庭坚《次韵裴仲谋同年》:“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词语交盖】   汉语大词典:交盖

  • 如白水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子曰:‘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投其璧於河。”《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古人常对水盟誓如对天盟誓。如晋公子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