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聂夷中《伤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后因以“剜肉补疮”谓为救眼前之急而不计后难。宋朱熹《乞蠲减星子县税钱第二状》:“必从其说,则势无从出,不过剜肉补疮,以欺天罔人
源见“未雨绸缪”。喻勤于经营,防患未然。宋叶適《除知建康到任谢表》:“诵桑土绸缪之句,尤在恩勤。”明张居正《门生为师相高公六十寿序》:“虽桑土绸缪,不劬如此矣。”并列 桑土,桑树的根、皮。绸缪,指修缮
唐.顾况《行路难》诗:“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食!”“炊沙作饭”,无用功也。后用“炊沙作饭”为徒劳无功的典故。宋.朱熹《朱子全书.大学》:“如此而望有所得,是炊沙而欲其成饭也。”兼语 煮沙
同“近妇饮醇”。丘复《寄曹耐公汕头》诗:“郁郁信陵醇,娥娥邯郸娼。”
源见“二桃杀三士”。指春秋时齐国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唐李白《梁甫吟》:“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词语南山三壮士】 汉语大词典:南山三壮士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东晋琅邪王家人才辈出,其中王导从子王羲之为著名书法家。羲之生七子,有五人知名,如王徽之、王献之等。王家,指东晋琅邪王世家族,为世代旺族,人才辈出。特别是王羲之父子,广有才名。后
揠(yà),拔起。长(zhǎng)。揠苗助长,比喻不考虑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孟子在谈到他自己的浩然之气时说,要培养这种浩然之气,一定要使自己的各种活动自然合乎道义,而不要故意做作
战国后期范雎为秦国筹画的一种外交策略,即联合远邦而攻伐邻近的国家。公元前272年,范雎自魏入秦。次年,向秦昭襄王献远交近攻之计。他说,大王您越过韩、魏领土而攻打强齐,不是好计策。出兵少,对齐国不构成威
同“贾女香”。明阮大铖《燕子笺.伪缉》:“他打包家关节,盗贾家香,现有这女驼供状。”
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语本《晏子春秋.内篇问下》:“先君能以人之长续其短,以人之厚补其薄。”见“取长补短”。[例]在学习中,只有不断~,才能提高。【词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成语:取人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