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览冥训》:“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撝:同“挥”。反:同“返”。三舍:九十里。后以“撝戈反日”赞扬勇敢顽强,斗争到底的决心。“参见“鲁阳挥戈”条。
明代一种文学创作主张。是七子派诗文理论的纲领性口号。提出者为前七子的领袖李梦阳。李梦阳(1473-1530年),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弘治七年(1494年)进士。曾任户部郎中,因反对宦
见“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什一行而颂声作矣。”何休注:“夫饥寒并至,虽尧舜躬化,不能使野无寇盗;贫富兼并,虽皋陶制法,不能使~。”【词语强不凌弱】 成语:强不凌弱汉语大词典
比喻人品高洁。宋代范仲淹《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并列 ①犹言山川阻隔。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②比喻品德高尚,流芳后世。也
同“乞墦人”。宋王安石《破冢》诗:“墦间夜半分珠玉,犹是当年乞祭人。”
宋.高若拙《后史补》:“王仁裕著诗万首,谓之诗窖子,亦曰千篇集。”(曾慥《类说》卷二六)窖,本是收藏东西的地洞。称王仁裕为“诗窖子”,是言其诗作极多。后因用为比喻富于诗才,作品极多的诗人。《幼学琼林》
劳人:劳碌的人。草草:劳神的样子。 意谓劳碌之人辛劳不已。语出《诗.小雅.巷伯》:“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卷上:“张宫保属吏,至今犹是劳人草草,拮据不遑。而(盛)宫保僚属,即
源见“一丘之貉”。谓彼此相同,没有区别。清王士禛《碧云寺》诗:“狐貉同一丘,无事劳沾巾。”
源见“不为五斗米折腰”。指陶渊明所嗜好的酒。宋范成大《次韵徐廷献机宜送自酿石室酒》之一:“元亮折腰嘻已久,故山应有欲芜田。”
明德:美德。馨:芳香。 只有美德才是芳香的。 旧时勉励人修养德行。语出《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汉.蔡邕《陈留东昏库上里社碑》:“明德惟馨,其庆聿彰。”晋.葛洪《抱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