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典故>高下在心

高下在心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援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春秋时,楚庄王出兵攻宋。宋求援于晋。晋景公感到左右为难,晋大夫伯宗极力反对出兵救宋,他劝阻景公说,楚国逞强,这是天助。晋虽强大,也不可违背天意。俗话说,遇事能屈能伸,必须心中有数。河水纳有污垢,山林藏有毒虫,美玉难免瑕疵。故国君蒙受一点耻辱,也是合乎天道的,大可不必为此而忧虑。“高下在心”,原意为斟酌事宜,制定对策。后引伸为大权在握,可以随心所欲。

三国志.魏书.王粲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高下在心。”这是陈琳谏大将军何进之言。


主谓 高下,比喻伸屈。原指做事要用心斟酌估量实情,采取适当措施。后用于形容大权在握,诸事操纵自如。语出《左传·宣公十五年》:“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后汉书·何进传》:“今将军总皇威,握兵要,龙骧虎步,~,此犹鼓洪炉燎毛发耳。”△用于处事方面。也作“高下任心”。


【词语高下在心】  成语:高下在心汉语词典:高下在心

猜你喜欢

  • 乘凫

    汉.应劭《风俗通义.正失》“叶令词”:“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方术,办法)而无车骑,密令大史(主管天时历法阴阳的官)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

  • 东山

    《诗.豳风.东山》:“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朱熹集传:“东山,所征之地也。”后因以代指远征或远行之地。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玉汝有爱妾刘氏,将行,剧饮通夕……刘贡父,玉汝姻党,即作小诗寄之以戏云

  • 妇无裈

    参见:范宣洁行

  • 昼锦荣

    同“昼锦荣归”。唐刘禹锡《赠致仕滕庶子先辈》诗:“朝服归来昼锦荣,登科记上更无兄。”

  • 妻梅

    同“妻梅子鹤”。清黄景仁《腊月廿五日饮翁学士宝苏斋》诗:“妻梅谩语如何凭,清供家山问谁录?”

  • 虎溪笑别

    源见“虎溪相送”。谓与僧人相别。明吴甡《寄怀雪窦石奇和尚》诗:“虎溪笑别因陶令,岳寺聆音识懒残。”

  • 亮工

    《书.舜典》:“钦哉,惟时亮天功。”孔传:“各敬其职,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功,通“工”。后因以“亮工”谓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清史稿.仁宗纪》:“其于风俗之淳薄,尤当时时体察,潜移默化,整纲饬纪

  • 板凳愿坐十年冷

    表示读书治学要长期下苦功夫。语出范文澜自撰联:“板凳愿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按:据蔡美彪《对范文澜治学精神的两点体会》(《文史知识》1991年12期):“前些天,在《人民政协报》读到一篇文章,

  • 疏傅散金

    《汉书.疏广传》载:疏广,东海 兰陵人,官至太傅。他告老还乡时,皇帝赐他黄金二十斤,皇太子又赠他黄金五十斤。“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共具。

  • 明镜高悬

    源见“秦庭朗镜”。称官吏执法严明,办事光明无私。元关汉卿《望江亭》四折:“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伊答曰:‘干王明镜高悬,真伪立见。’”亦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