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七里镇

七里镇

①即今安徽石台县治。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石埭县:七里街在“县西一百五十里。为石埭故县”。

②在今河南息县南七里冈。《金史·仆散安贞传》:兴定五年(1221),伐宋,“安贞出息州,军于七里镇”。即此。


(1)镇名。(1)在安徽省石台县中部、秋浦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00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人口1.4万。古名古里,晋改仁里,宋称七里,以环山带水平旷长及七里为名。南朝梁大同二年(536年)始为石埭(1965年改石台)县治。原为七里区。1962年设七里公社,1973年置城关镇,1987年以城关镇与七里乡合并置七里镇。主产稻、小麦、油菜籽。有机床修配、木材加工、汽车修配、水泥预制件、食品等厂及合资企业石城公司。盛产茶叶。新殷、七源公路经此。名胜有蓬莱仙洞、慈云洞。(2)在湖南省资兴市西北部。面积62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圩,人口1980。镇以山得名。1949年属资兴县二区。1956年属高坡乡。1958年并入蓼市公社,1961年为七里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主产稻、甘薯、小麦,盛产油茶。矿产有煤。有煤矿、大型养猪场及铸造、冶炼、粮食加工等厂。设有圩场。公路通市区。(3)在四川省阆中市境中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七里,人口530。因镇境四周为山,中有一坝,横亘七里,故以名镇。1950年设七里乡,1962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92年置七里镇,白塔乡并入。盛产蚕茧、棉花。有缫丝、轧花、酿造、服装等厂。南广公路经此。有始建于明、清之际的古建筑阆中白塔和大佛石刻等古迹。(4)在甘肃省敦煌市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1.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台村,人口 1400。以镇区距敦煌城七里得名。1956年设七里镇。盛产棉花、胡麻。有石棉、芒硝等矿。有面粉厂、冷库、砖瓦厂。青海石油勘探处、青海石油干校、青海石油研究所、甘青藏石油开发会战指挥部敦煌分部设此。为农贸集市。215国道经此。有沙州故城遗址、白马塔、祁家湾汉墓群等古迹。(2)集镇名。在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南部。七里街道办事处驻地。人口680。以境内七里店得名。产稻、玉米、油菜籽。建筑业兴盛。有建材、制棕等厂。朝阳机械厂驻此。316国道经此。阳安铁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黄草峡

    又名黄葛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岸。《资治通鉴》: 唐大历四年 (769),泸州刺史杨子琳叛,率兵东下,“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子琳悉擒之,击守仙于忠州,守仙仅以身免”。即此。唐杜甫 《黄草》

  • 西疆山

    亦名嵹台山、西强山、马寒山。即今青海东部、甘肃西南之西倾山。《北史·吐谷浑传》:南朝宋景平中,吐谷浑阿豺“升西强山,观垫江源”。《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洮水注之。《沙州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

  • 还驾店

    在今山东茌平县北二十三里。《方舆纪要》卷34博平县:还驾店,“《五代史》:后唐明宗屯兵于明灵寨,还驾至此,有行幄,基址存焉”。

  • 九溪卫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在今湖南慈利县西北七十二里江垭镇。清改置巡司。后废。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湖南省慈利县西北江垭镇。有九溪会流,故名。属湖广都司。清雍正七年(

  • 塘田市

    即今湖南邵阳县南三十四里塘田市镇。旧属武冈州。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武冈州图: 武冈州东有塘田市。

  • 郎岱厅

    清雍正九年 (1731) 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六枝特区西南郎岱镇。1913年改为郎岱县。清雍正九年(1731年)置,治今贵州省六枝特区驻地下营盘西南郎岱镇。属安顺府。1913年改郎岱县。

  • 苍屹山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05琼山县:苍屹山“石峰屹立,水流其下。山后有仙人洞。又有雁塔峰,平冈特立,如卓笔然”。

  • 底桥镇

    一作砥桥镇。即今河北东光县东五十五里大单乡砥桥村。《清一统志·天津府》: 底桥镇 “在南皮县东南五十里”。

  • 吉阳关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北吉阳乡。明置巡司于此。

  • 辽西镇

    金置,属广宁县。即今辽宁义县东南王民屯。后废。古镇名。金置,在今辽宁省义县东南大凌河东侧王民屯。辽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