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华驿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方舆纪要》卷97将乐县:三华驿“在县西。元置三华站, 明初改为驿”。
在今福建将乐县西。《方舆纪要》卷97将乐县:三华驿“在县西。元置三华站, 明初改为驿”。
唐渤海国置,号南京。治所在沃州 (今朝鲜咸兴。一说镜城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辖境相当今朝鲜清川江上游以东、龙兴江以北、大川江以西一带。辽废。渤海置,号南京。治沃州(在今朝鲜咸兴,或谓即今咸镜北道镜
即今新疆于田县境之克里雅河。《新唐书· 西域传 · 于阗》: “于阗东三百里有建德力河……河之东有汗弥,居建德力城,亦曰拘弥城,即宁弥故城。”
辽属国,为女真部落。《辽史·营卫志》: 辽国外十部有 “蒲卢毛朵部”。分布在今吉林图们江支流海兰河流域至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平野之间。
亦名夏阳。春秋虢邑,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左传》:僖公二年(前658),“夏,晋里克、荀息帅师会虞师伐虢,灭下阳”。古邑名。又作夏阳。春秋虢国(北虢)都城。在今山西省平陆县北。《春秋》僖公二年(前65
一名修泽。战国韩邑。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惠文王后元七年 (前318),“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南。《史记·秦本纪
1946年改和硕设治局置,治乌什塔拉(今和硕县东乌什塔拉)。以清时为蒙古和硕特部驻地而名。1950年迁清水河子,即今治。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北宋崇宁二年(1103)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金升为县。
①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在今河北涿鹿县东南四十里古城。西晋属广宁郡。《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十一年 (415),“魏王嗣行如濡源,遂至上谷涿鹿、广宁”,即此。北魏末废。②1914年改保安县置,属直隶口
亦作依拉哈、伊勒哈。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置,在今黑龙江省嫩江县西南伊拉哈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喀穆尼站,又四十二里至伊拉喀站。”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六十八里司前乡。清置巡检于此,后移置渣津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