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路招讨司
金大定初(1161)改乌古迪烈招讨司置,初治乌古迪烈部,后移治泰州(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四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承安四年(1199)徙治金山(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泰和八年(1208)还治泰州。元废。
金大定初(1161)改乌古迪烈招讨司置,初治乌古迪烈部,后移治泰州(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四家子村古城;一说在今黑龙江省泰来县西北塔子城)。承安四年(1199)徙治金山(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东北)。泰和八年(1208)还治泰州。元废。
即今河北馆陶县西南十八里房寨镇。清乾隆 《馆陶县志》 卷3: 房儿寨集在 “ (西南) 五十里”。
在今河南郑州市北二十四里。1964年秋在村西南二里的漫坡土岗上发现古遗址。1972年开始发掘。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面积30万平方米。内含有仰韶文化中、晚期,仰韶文化过渡期,龙山文化早晚
又作南阳铺。在今广东澄海市西北十里。清有千总驻防。
北宋政和三年(1113)改三女砦置,属沧州清池县。在今天津市西。金废。
即今辽宁海城市西北三十五里古城子。明《辽东志》卷3海州:东胜堡“堡南古城屯可按伏”。即此。
在今山东文登市东北。一名文山。《寰宇记》卷20文登县:“文登山在县北二里。故老相传,秦始皇东巡, 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 因名。”又称文山。在今山东省文登市东。《太平寰宇记》: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
即今河北迁西县治。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9迁安县图:西北有兴城镇。1949年于此设迁西县。(1)在河北省迁西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兴城,人口 9340。
即今河南滑县东白道口乡。民国《重修滑县志》卷6:“白道口,距城四十五里。”
西汉置,属武陵郡。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六十里。东汉改为汉寿县。(1)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湖南省常德市东北断港头乡城址村。为武陵郡治。南临渐水。东汉阳嘉三年(134年)改为汉寿县。(2)今县名。在西藏
在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享堂附近。清宣统 《甘肃新通志》 卷9: 定西关 “在碾伯县东九十里冰沟谷口,即定西门也。明时羌戎相结,北入冰沟,南达古鄯,居民苦之,故于此设关以控扼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