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公城
在今河北易县西。《水经·易水注》:子庄溪水“北出于子庄关,南流径五公城西,屈径其城南。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帝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憙侯,显才蒲阴侯,仲子新市侯,季才为唐侯,所谓中山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
在今河北易县西。《水经·易水注》:子庄溪水“北出于子庄关,南流径五公城西,屈径其城南。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帝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憙侯,显才蒲阴侯,仲子新市侯,季才为唐侯,所谓中山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
亦名柏叶铺。即今湖南望城县西南白箬乡。《清一统志·长沙府二》:白箬桥“在善化县西五十里”。
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元和志》 卷33安居县: “柔刚山在县东二十里。” 《旧唐书·地理志》安居县: “旧治柔刚山。” 柔刚县以此为名。
在今山西交口县西北三十里。明置广武庄巡司。即今山西省交口县西北广武庄。清初置巡检司于此。
即今内蒙古额尔古纳市西北得尔布干河。《清一统志·黑龙江》 “金河” 条谓 “特勒古尔河” 等 “俱出西北兴安岭,西流入额尔古纳河”。
①又作大卤、大原。即今山西太原市一带。《尚书·禹贡》:“既修太原,至于岳阳。”②在今宁夏固原县北。《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至于大原。”《国语·周语上》:“宣王既
即景亳。商三亳之一。在今山东曹县南二十五里。《孟子·滕文公下》:“汤居亳,与葛为邻。”《太平御览》卷155引《帝王世纪》:“蒙为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地。”商“三亳”之一。又作蒙亳、景亳。在今河南省商丘
在今北京城德胜门北。《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土城在府西北八里。唐时戍军顿舍处也。或曰元置。正统十四年,也先奉上皇车驾登土城,诏廷臣王复等出谒,即此矣。”(1)古地名。在今北京市西北。明正统十四年(
又称佛子山。俗称佛山。在今山西陵川县东六泉村。主峰海拔1884米。《清一统志·泽州府》:佛子山“在陵川县东北四十里。太行绝顶。淅水出焉。上有灵云寺”。
在今江苏江都市北邵伯镇东。《寰宇记》卷123扬州广陵县:“邵伯埭有斗门,县东北四十里。临合渎渠有小渠,阔六步五尺,东去七里入艾陵湖。”又引《阮升之记》云:南齐建武五年(498),“遏艾陵湖立裘塘屯”。
在今河南省南阳市北石桥镇西。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南阳市北)人,东汉科学家、文学家。精通天文历算,总结前人成就,创制测定天体位置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公元139年卒,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