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灵州
北齐改武州置,治所在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后废。
北齐改武州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辖境未详。后废。
北齐改武州置,治所在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后废。
北齐改武州置,治雁门川(今山西繁峙县西)。辖境未详。后废。
亦作小丹杨。旧丹阳县俗称。治所在今安徽当涂县东北五十里丹阳镇。两汉丹阳郡治宛陵县(今安徽宣州市)。因丹阳县与郡同名,故尝加小字。《三国志·吕范传》:吕范从孙策渡江,“下小丹阳、湖孰,领湖孰相”。《晋书
即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东南乾元山。《南齐书·沈驎士传》:驎士“隐居余不吴差山”。即此。
在今甘肃康乐县境。《方舆纪要》 卷60临洮府狄道县: 和平驿,“ 《舆程记》: 在府西六十里”。
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二十里。山腹有路,盘转七曲,因名。《寰宇记》卷84梓潼县:“《郡国志》云:(张)恶子昔至长安,见姚苌,谓曰:却后九年,君当入蜀,若至梓潼七曲山,幸当见。寻至建元十二年,随杨安南伐,未
南朝陈宣帝刘顼陵墓。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头山西北。《元和志》 卷25 上元县: 宣帝顼显宁陵 “在县南四十里牛头山西北”。《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引 《县志》: “其地旧名陵里,亦曰天子陵,石兽尚存,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通秦寨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蒙古至元六年(1269) 废。古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通秦寨置,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属葭州。元至元六年(1269年
在今河北蔚县西。 《水经·㶟水注》: 热水“出绫罗泽,泽际有热水亭,其水东北流注祁夷水”。即此。
又名军都山。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寰宇记》 卷69昌平县: “军都山又名居庸山,在县西北十里。《后汉书》 曰,尚书卢植隐居上谷军都山,立黉肆教授,好学者自远方而至。” 又 《清一统志·顺天府二》: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清一统志 ·韶州府》 “高桥营” 条: 黄土坑营 “在县西南江东南岸,均防江要地”。
1927年由连县、连山、阳山三县析置,驻连州(今广东连州市)。1934年改置安化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