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厘城

大厘城

唐代“河蛮”所筑,南诏重加修筑,为大厘赕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六十里喜洲镇。唐樊绰《蛮书》卷5:“大厘城南去阳苴咩四十里,北去龙口城二十五里,邑居人户尤众。咩罗皮多在此城。并阳苴咩并邆川,今并南诏往来所居也。”


即今云南省大理市北喜洲镇。本河蛮所筑。隋开皇中史万岁征南中,渡西洱河至此,因名史城。唐开元末为南诏所取。南诏称史赕或大厘赕。大历十四年(779年)异牟寻从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南太和村)迁此,贞元中迁治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市北旧大理),大厘城作为北部屏障,“人户尤众”(《蛮书》)。东南十余里有金利水城,在洱河中流岛上,四面临水,夏季最清凉。南诏王常于此城避暑。


猜你喜欢

  • 黄家庵 (菴) 街

    即今安徽全椒县西南黄庵乡。民国 《全椒县志》 卷1: 黄家菴街 “距城六十里,长百余步”。

  • 睡虎地古墓群

    在今湖北云梦县城西郊汉丹铁路两侧。1975—1978年陆续发掘战国末年至西汉初期小型土坑木椁墓四十七座。7号墓为秦昭王五十一年(前256) 墓葬,11号墓为秦始皇三十年 (前217)墓葬。出土秦代法律

  • 太州

    ①唐武德三年(620)置,治所在太谷县(今山西太谷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太谷、祁县地。六年(623)废。②唐垂拱元年(685)改华州置,治所在郑县(今陕西华县)。辖境相当今陕西华县、华阴、潼关三县市及渭

  • 南智州

    唐贞观元年 (627) 改智州置,治所在文谷县 (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贞观十年 (636) 以后废。

  • 木石港市

    即今湖北阳新县南二十六里木港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南有木石港市。

  • 曾潭

    即今江西南城县南六十里都军城。明置巡司于此。

  • 罗罗关

    亦作倮㑩关。 明置, 属宁番卫。 在今四川喜德县西北深沟乡境。《明一统志》 卷73四川行都司: 沙陀关、罗罗关 “俱在宁番卫城东一百七十里”。《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沙沱关” 条内:

  • 岸头

    即岸门。在今山西河津市南。《汉书·卫青霍去病传》: 元朔二年 (前127) 封卫青校尉 “张次公为岸头侯”。即此。集镇名。在江苏省金坛市中东部,西濒钱资荡。属水北镇。人口约 2000。为原岸头乡人民政

  • 金佛寺堡

    明置,属肃州卫。在今甘肃酒泉市东南九十里金佛寺乡。《清一统志·肃州》: 金佛寺堡,“城在近山,周二里四十丈。今有把总”。

  • 旌旗山

    即今山东莱阳市北旌旗山。《方舆纪要》卷36莱阳县 “七子山” 条下: “旌旗山在县北三十里。形势罗列,状若旌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