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邑郡
北周置,属虞州。治所在夏县(今山西夏县)。辖境相当今运城市东部及夏县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复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废。
北周置,治夏县(今属山西)。属虞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夏县等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治所迁至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年)废。
北周置,属虞州。治所在夏县(今山西夏县)。辖境相当今运城市东部及夏县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复置,治所在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废。
北周置,治夏县(今属山西)。属虞州。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夏县等地。隋开皇初废,义宁元年(617年)复置,治所迁至安邑县(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安邑)。唐武德元年(618年)废。
南宋建炎三年 (1129) 改江宁府置,治所在上元、江宁县 (今江苏南京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阳、溧水等县地。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路。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
即今广东吴川市东南博茂。《明史·地理志》 茂名县: “又西南有博茂巡检司,后废。”
来化镇之讹。即今陕西渭南市东北六十里来化镇村。《金史·地理志》 误作 “素化镇”。
北宋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旧城景龙门外。陆游 《老学庵笔记》 卷9载: “凌霄花未有不依木而能生者,惟西京富郑公园中一株,挺然独立,高四丈,围三尺余,花大如杯,旁无所附。宣和初,景华苑成,移植于芳林
北宋熙宁六年(1073)改长丰县置,属任丘县。即今河北任丘市东五十里长丰镇。(1)在河北省任丘市东部。面积78.6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长丰,人口2680。因古长丰渠得名。唐利丰、长丰县
即今河北武安市东南二十八里康二城镇。清乾隆 《武安县志》 卷3里社: 卢里有康二城。在河北省武安市东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康二城,人口4750。原名康欲城,后以姓分为东、西两街,
西汉景帝三年(前154)置,治所在广陵县(今江苏扬州市西北蜀冈上)。元狩六年(前117)改为广陵国。西汉景帝三年(前154年)置,治广陵(今江苏扬州市区西北蜀岗)。元狩二年(前121年)改为广陵郡。
即今安徽石台县东北小溪水北岸七都镇。明万历《石埭县志》有七都。
在今河北海兴县南二十二里高湾镇。明长芦盐场之一,雍正十年 (1732) 废。
1949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杨忠县改名,治仁风镇 (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仁风镇)。1950年5月撤销,并入惠民、济阳、商河三县。旧县名。山东解放区设。1949年由杨忠县改名。治今济阳县仁风镇。1950年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