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江水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方舆纪要》卷82桂阳县“淇江”条下:“《志》云,县南十里有寿江水,北流入城,其下流西入耒水。宋时县有延寿银坑,盖以此水名。”
在今湖南汝城县南。《方舆纪要》卷82桂阳县“淇江”条下:“《志》云,县南十里有寿江水,北流入城,其下流西入耒水。宋时县有延寿银坑,盖以此水名。”
北宋以东京 (今河南开封市) 为中心的“漕运四河” 之一。起自新郑县 (今河南新郑市),导洧、溱诸川东北流入京城,折东南出城,经陈州 (今河南淮阳县) 入颍水。京西南一段本为闵河,东南一段本为蔡河;
即今吉林安图县西南、敦化市南松花江支流富尔河。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7: 富勒呼河 “国语 (满语),富勒呼,口袋也。(吉林) 城东南一千一百二十五里,源出额敦山,南入赫通额河”。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六曲北侧。《清一统志·建宁府》 “天柱峰”条下:“天游峰在武夷六曲隐屏之后,其右为仙掌峰。”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同心乡南。《方舆纪要》卷70兴文县“南寿山”条下:“宋时蛮酋卜漏据山为寨,一豆一蛮,数有五斗,故名五斗夷。”坝以此名。明《万历武功录》卷5:万历二年(1574)讨都掌蛮,“诸军直上五斗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小金县境。后废。
北宋置,属镇戎军熙宁砦。在今宁夏固原县北。后废。
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周书·贺拔岳传》:“贼行台万俟道洛率众六千,退保牵牛山。岳攻之。”又《文帝纪》: 魏永熙三年 (534),讨侯莫陈悦,“ (宇文) 导至牵牛山追及悦,斩之”。
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百三十里。《明一统志》卷73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大分水岭“其山高峻,水分二流”。《清一统志·松潘厅》 “小分水岭”条内引《舆程记》:“有大分水岭……有二派:一东南流为江,一西南流为
又名章山、章洛山、九岭山、杨林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地理志》 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秦蜀守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
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六十里,为浔江支流。《明史·地理志》 平南县:“东有白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