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泿水

泿水

即今广西东北部柳江、洛清江。《水经·泿水》: “泿水出武陵镡城县北界沅水谷,南至郁林潭中县,与邻水合。又东至苍梧猛陵县为郁溪,又东至高要县为大水。又东至南海番禺县西,分为二: 其一,南入于海。其一,又东过县东南,入于海。”


古水名。据《水经注·泿水》,上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洛清河,中下游指柳江、西江、黔江。


猜你喜欢

  • 桂岭县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兴安县置,属连州。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元和志》 卷37桂岭县: “因界内桂岭为名。” 大业三年 (607) 属熙平郡。唐属贺州。元末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

  • 益都城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 (981),王延德出使高昌,从伊州 (今哈密市) “次历益都,次历纳职城”。

  • 沧石铁路

    自河北石家庄至沧县(今沧州)。清末以来几经动议修筑此路,但屡议屡辍,一直未能动工。1920年华北大旱,北洋政府以工代赈,募灾民修筑此路,路基已修成,但因无钱购买轨料,路基无法铺轨,改为汽车路。

  • 东山皋落氏

    赤狄别种。《左传》:闵侯二年(前660),晋侯使大子申生伐东山皋落氏”,即是。疑都城本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南皋落,后迁至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皋落。又作皋落氏。西周、春秋时国名。都城即今山西省昔阳县东南皋落,后

  • 御宿

    西汉武帝时园名,在今陕西长安县南。《汉书·元后传》: “夏游御宿、鄠、杜之间。” 又 《扬雄传》: “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鼎胡、御宿、昆吾。” 《三辅黄图》 卷4: “御宿苑,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

  • 浒山市

    即今浙江慈溪市 (浒山镇)。旧属余姚县。清乾隆 《绍兴府志》 卷7 《市》 引 《万历志》: 浒山市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三山所城东门”。1954年后为慈溪县治。

  • 木里宣慰司

    清同治七年(1868)改木里安抚司置,属盐源县。治所在今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西北桃巴乡瓦厂(旧木里)。1952年改为木里藏族自治区。1953年改设木里藏族自治县。1961年迁今治(乔瓦镇)。

  • 荻海墟

    即今广东开平市驻地三埠镇。旧属台山县,1949年划入开平县,与新昌埠、长沙埠合并为三埠镇。1952年开平县迁治于此。

  • 大祉澳

    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南大祉。明崇祯六年(1633)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南珠山。明崇祯六年(1633年)移小祉山巡检司治此。

  • 神木山

    在今四川沐川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73沐川长官司: 神木山在 “司西二十里。旧名黄种溪山。永乐四年,伐楠木于此。一夕自移数里。因改今名,而祀其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