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淄川支线

淄川支线

即黉山支线。自山东淄川 (今淄博市西南) 至黉山 (今洪山)。


猜你喜欢

  • 温汤盐井

    在今四川开县东北温泉镇。《新唐书·地理志》: 万岁县 “有盐” 指此。《方舆纪要》 卷69开县: “三潮溪在县东北五十里温汤井侧。《志》云: 井有三水: 曰杉木、曰柏木、曰龙马,皆开煎盐课。”

  • 万安桥

    即洛阳桥。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洛阳桥。即“洛阳桥”。

  • 色尔腾海

    即今青海冷湖行政委员会东苏干湖。清康熙年间, 额济纳旧土尔扈特部始封于此。《清史稿·地理志》 青海:“塞尔腾海在旧沙州卫西南,水出雪山之阴,西北流潴为泽,为青海要地。”

  • 平吴台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48乡县:平吴台,“晋末,赫连勃勃取关中,攻克朱皊石之兵于此,筑京观以表武功,名曰平吴台”。

  • 侯庄

    即今山西高平县东南侯家庄。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所置陵高县曾徙治于此。集镇名。在山东省桓台县东南部。属果里镇。人口2500。原侯庄镇人民政府驻地。《侯氏世谱》载:“始祖自明洪四年……徙……长山县东鄙

  • 苗岳镇

    在今山西屯留县西。《清一统志·潞安府》 “丰仪镇” 条下: “其北为苗岳镇。”

  • 威远厅

    清雍正三年 (1725) 改威远直隶州置威远直隶厅,属云南省。十三年 (1735) 降为散厅,属镇沅府。治所在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南郊的大寨。乾隆三十五年 (1770) 改属普洱府。1913年废为

  • 小溪村

    即今安徽歙县南小溪乡。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小溪村。

  • 北制

    即制。春秋郑邑。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左传》:隐公五年(前718),“郑二公子以制人败燕师于北制”,即此。即“制”。

  • 棠下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清道光 《新会县志》 卷4: “墟市” 有棠下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