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湘阴县

湘阴县

南朝宋元徽二年 (474) 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五十里。南齐属长沙郡。隋平陈后废。不久改岳阳县复置,属玉州。治所在今湘阴县南二十里白乌潭。大业初属巴陵郡。唐属岳州。五代周广顺三年 (953) 移治今湘阴县。北宋属潭州。南宋绍兴初迁今湘阴县南安静乡赤竹城,五年(1135) 还治今湘阴县。元元贞元年 (1295) 升为湘阴州。明洪武初复改湘阴县,属长沙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在湖南省东北部湘江、资水下游,西北濒南洞庭湖。属岳阳市。面积1535平方千米。人口69.1万。辖15镇、17乡。县人民政府驻文星镇。汉为罗县地。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分罗、益阳、湘西三县地置湘阴县。以“居湘水之阴”得名。《寰宇通志》湘阴县“以县在湘江之阴,故名”。治今青潭乡琴棋望;一说在今县城西北。属湘东郡。齐属长沙郡。梁属岳阳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岳阳县,寻改岳阳县为湘阴县。初属玉州,大业初改属巴陵郡。唐武德六年(623年)省罗县并入湘阴县,属岳州。隋、唐间县治屡经迁徙。五代周广顺三年(953年)迁治白茅城(在今汨罗市川山镇)。北宋初仍属岳州,后改属潭州。南宋绍兴初迁治赤竹城(在今安静乡杨泗庙附近)。绍兴五年(1135年)迁今文星镇。元元贞初升为湘阴州,属天临路。明洪武时降为县,属长沙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长沙专区,1952年属湘潭专区,1964年属岳阳专区。1966年分县境东部置汨罗县。1986年属岳阳市。地处洞庭湖平原东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自东南略向西北倾斜。湘江、资水流经境内。港汊众多,湖沼密布。主要湖泊有横岭湖、荷叶湖等。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为省内商品粮生产和水产资源开发重点县。农产主要有稻、甘薯、棉花、油菜籽、苎麻和茶叶、湘莲,并盛产鲜鱼。工业有电机、机械、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氮肥、饲料、陶瓷、毛笔、食品加工等。三塘酱藠、长康毛笔为传统名产。水运便利,湘江、资水河段以及南洞庭湖为省内重要内河航道。益平、长湘公路沟通县内外。名胜古迹有湘阴文庙、岳州窑址和文星塔、乌龙塔、夏原吉墓等。


猜你喜欢

  • 紫荆台 (臺)

    在今湖南岳阳市南㴩湖上。 一名紫溪台。下有石高四丈,曰紫溪石。《岳阳纪胜》: “昔有江叟者,遇樵夫遗以铁笛,吹之无声。一日登白鹤山,吹于紫荆台,响振林谷。”

  • 初宾县

    南朝元嘉中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隋开皇十年(590)废。古县名。南朝宋元嘉中置,治今广东省开平市西北。属新会郡。隋开皇十年(590年)废。

  • 满泾卫

    明永乐十年 (1412) 置,属奴儿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口处。后废。明永乐十年(1412年)置,治今俄罗斯阿姆贡河口北岸莽阿臣噶山。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馒头山

    ①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洮儿河上游南之老头山。《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馒头山。同书 《营卫志》: 夏捺钵 “在黑山东北三百里” 吐儿山,近馒头山。薛映 《上虏中境界》: “临潢西北 (应作 ‘

  • 永吉县

    1929年改吉林县置,为吉林省治。治所即今吉林省吉林市。1970年移治口前镇(今吉林永吉县)。在吉林省中部。属吉林市。面积 2625 平方千米。人口40.4万。辖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口前镇。“永吉

  • 开平卫

    明洪武二年(1369),属北平都司。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宣德五年(1430)移治独石堡(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属万全都司。清康熙三十二年(169

  • 北井子

    即今辽宁东港市西北井子镇。清咸丰《岫岩志略》卷3:北井子“在城南一百九十里”。

  • 赤亭守捉

    唐置,属伊州。在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唐置,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附近。属西州。

  • 亦麻河卫

    明永乐八年(1410)置,属奴儿干都司。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伊曼河流域。后废。明永乐八年(1410年)置,治所今址不详,辖境约当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伊曼河流域。后废。

  • 芍陂

    又名龙泉陂。在今安徽寿县南。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水经·肥水注》:“断神水又东北径神迹亭东,又北谓之豪水,虽广异名,事实一水,又东北径白芍亭东,积而为湖, 谓之芍陂。陂周一百二十许里,在寿春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