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越县
亦作藤越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为腾越州治。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二十五年(1288) 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腾冲县,属腾越州。二十五年废。
亦作藤越县。元至元十一年 (1274) 置,为腾越州治。治所即今云南腾冲县。二十五年(1288) 废。
古县名。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置,治今云南省腾冲县,属腾越州。二十五年废。
明永乐四年(1406)升永宁州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西北一百零七里忠实村。辖境约当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北部及四川乡城县、稻城县南部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属永北府,乾隆三十
在今江西安远县南。《清一统志·赣州府二》: 南径隘 “在安远县南三十里,亦名镇远关。四山壁立,中开小径,通广东惠潮诸路。明嘉靖末,筑城于此”。
即今四川雷波县西北九十里山棱冈乡。清道光二十年(1840)设普安右营于此。清光绪《雷波厅志》:城“高据山顶,控驭凉山, 田家湾、富主寨诸蛮,一望在目,乃筹边雄镇”。
又名大硐喇。即今贵州铜仁市东三十四里云场坪镇。因产朱砂,明初设银场坪水银局,后以银场坪谐音称为云场坪。1899年美国殖民者侵入,掠取汞矿,设立大硐喇汞矿厂。民国年间由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管理。1953年
在今福建龙海市西。《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九龙岭“在府南三十里。两山夹峙, 中萦石磴,凡十余里,路通潮州。岭下有木绵庵。宋郑虎臣诛贾似道于此”。
北宋置,属延川县。在今陕西子洲县南淮宁湾乡附近。金正大三年(1226)升为怀宁县。
即今四川仪陇县西南将军镇。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土门铺“在治西三十里。两丘对峙如门,故名”。
①在今山西翼城县东。《水经·浍水注》:“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②在今广西上林县东北。《清一统志·思恩府》:贺水 “在迁江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岜梧山,其北有武绳水……合流东入清水江”。
北宋置,属府谷县。在今陕西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后废。北宋置,在今陕西省府谷县东北黄河西岸。属府州。后废。
即今陕西神木县东南沙峁乡。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神府县迁治于此。在陕西省神木县东南部。面积237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王桑塔,人口870。1951年设沙峁乡,1958年改公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