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茅山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茅坪村。《元和志》 卷30麻阳县: “苞茅山,产茅,有刺而三脊。” 《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龙门山” 条下: “又苞茅山,在县东九十里。产茅三脊,可以缩酒。相传楚贡苞茅,盖出于此。”
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东南茅坪村。《元和志》 卷30麻阳县: “苞茅山,产茅,有刺而三脊。” 《方舆纪要》 卷81麻阳县 “龙门山” 条下: “又苞茅山,在县东九十里。产茅三脊,可以缩酒。相传楚贡苞茅,盖出于此。”
即今四川南充市东老君镇。民国《南充县志》卷1:老君场“在县治东四十五里。俗名老君桥,因旧有老君观,前有废桥,故名。顺渠大道,创市于乾隆四十年”。
南宋理宗赵昀陵墓。在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康熙二十年 (1681) 改土舍,后属石屏州。道光年间迁治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和泥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桂州总管。七年 (623) 改为都督府。治所在桂州 (今广西桂林市)。领桂、象、静、融、贺、乐、荔、南昆、龙、南尹、钦、南恭、燕、梧十三州。贞观末,督桂、昭、贺、富、梧、藤、
1949年由安阳县城区及近郊析置,属平原省。治所即今河南安阳市。1952年划属河南省。在河南省北部。面积 7413 平方千米(市辖区247平方千米)。人口533.2万(市辖区 1007.6 万)。辖文
即五岭。今湘、赣和粤、桂等省区边境之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五岭的总称。《后汉书·吴祐传》:父恢为南海太守,欲杀青简以写经书,祐谏曰:“今大人越五领。”李贤注:“领者,西自衡山之南,东至于海,一山
在今福建南安市东南。《方舆纪要》卷99南安县:寿溪在“县(旧治在丰州镇)南三十里。有覆鼎山,溪源出焉。萦纡二十余里,溉田三千余亩”。
即八达河。今云南曲靖市东南之南盘江。《方舆纪要》卷114曲靖军民府:东山河“在府东南。亦谓之南盘江。即潇湘、白石所汇流也”。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商县、雒南二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 (今陕西商州市东北宽坪)。取二县首字为名。1947年撤销。旧县名。1946年由陕西省商县、雒南两县析置,治北宽坪唐渠(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