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庄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三十里茹佐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永年县图: 西北有茹庄。光绪 《永年县志》 疆域图作茹佐。
即今河北永年县 (临洺关) 东三十里茹佐乡。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永年县图: 西北有茹庄。光绪 《永年县志》 疆域图作茹佐。
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南、天全县东界处。为青衣江切穿多功山而成,长十二里。起于飞仙关之南侧,至荥经河口之南,岩如刀削,壁立千仞,扼东西南北之冲。《明史·地理志》 芦山县:“(青衣江)其水经多功峡,下流入平羌
①三国魏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西南古城乡(古城畈);一说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改为西平林县。南齐复为平林县,属东新安左郡。治所在今随州市东北八十八里。梁为上明郡治。隋大
亦作达呼尔部。明末清初索伦部之一部。以达呼尔族组成。分布于今黑龙江中游及精奇哩江流域。住地包括今俄罗斯阿穆尔州。17世纪中叶,坚决抵抗沙皇俄国入侵者。19世纪50年代后,部分内迁今兴安岭嫩江流域。
清置,属蓟州。即今天津市蓟县南六十里下仓镇。
在今广西阳朔县东。《方舆纪要》卷107阳朔县:东石渠,“《志》云:在县东狮子山下。两岩天成,深丈余”。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原阳县北。《左传》: 襄公五年 (前568) 十一月,楚伐陈,诸侯 “会于城棣以救之”。杜注: “郑地。陈留酸枣县西南有棣城。”《寰宇记》 卷2阳武县: “南棣城、北棣城二城并在县北
即今贵州绥阳县西北宽阔镇。清道光《遵义府志》 卷6绥阳县: 宽阔场在 “城北九十里”。
①北周置,属资州。治所在资阳县 (今四川资阳市)。辖境相当今四川资阳市地。隋开皇三年(583) 废。②隋大业三年 (607) 改资州置,治所在盘石县(今四川资中县北三里)。辖境相当今北起资阳市,南至内
亦名万顷池。战国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建成都城取土成池,在四川成都市北十里凤凰山东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其筑城取土,去城十里,因以养鱼,今万岁池是也。”《新唐书·地理志》 成都县:“北
又名黄葛峡。在今四川涪陵市西长江岸。《资治通鉴》: 唐大历四年 (769),泸州刺史杨子琳叛,率兵东下,“涪州守捉使王守仙伏兵黄草峡,子琳悉擒之,击守仙于忠州,守仙仅以身免”。即此。唐杜甫 《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