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蒲城

蒲城

①即蒲。在今山西隰县西北。《左传》: 庄公二十八年 (前666),“重耳居蒲城”,即此。

②即春秋卫蒲邑。在今河南长垣县治。《续汉书·郡国志》 陈留郡长垣县: “有蒲城。” 明徙长垣县治此。《明史·地理志》 长垣县: “旧治在县东北,洪武二年以河患迁于古蒲城。” 即此。

③在今河南叶县北二十里。《魏书·地形志》 汉广郡高阳县: “有东、西二蒲城。” 《水经·汝水注》:“湛水又东南径蒲城北。京相璠曰昆阳县北蒲城,蒲城北有湛水者是也。”


(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南。金天兴二年(1233年),元兵攻打汴京,哀宗完颜守绪出奔于此。(2)集镇名。在浙江省苍南县南端。蒲城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760。为进出蒲海(今名沿浦湾)之门户,原名蒲门。昔为戍守要地。五代设蒲门戍。宋置蒲门寨。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蒲门千户所并筑城,名蒲门所城,简称蒲城。明隆庆初壮士千户所裁撤并入并所,称蒲壮所城。今沿用简称。产柚、蘑菇、柑橘等。有食品、食用菌等厂。公路通县城,海运便利。所城主体至今保持完好。


猜你喜欢

  • 岱晟山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笔架山。《方舆纪要》卷114安宁州: 岱晟山“在州北十五里。山高耸,今名笔架山。亦曰坎山”。

  • 阿勒楚喀河

    金称按出虎水、阿触胡水、阿术火水。即今黑龙江省阿城市东阿什河。《清一统志·吉林一》:阿勒楚喀河“在(吉林)城东北九百里。源出扎松阿山,西北流经阿勒楚喀城东二里,至城西北七十里,入混同江”。民国魏声龢《

  • 永镇桥关

    明洪武十二年(1379)置,后属叠溪千户所。在今四川茂县北一百七十里太平乡北永镇村。

  • 斡耳汗河

    即斡儿寒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冯承钓 《西域地名》: 欧阳玄 《高昌偰氏家传》 作斡耳汗河。

  • 紫石戍

    在今广东广州市东珠江北岸。《新唐书·地理志》: 南海县有紫石戍。《元和志》 卷34南海县:紫石戍 “在县东七十里”。

  • 古带

    在今广西柳城县西北。《元丰九域志》卷9融州:“古带一铅场,一铁坑。”

  • 三洲墟

    即今广东高明市西三洲镇。万历《广东通志》卷46:高明县有三洲墟。明万历中迁太平巡司于此,清雍正九年(1731)改为三洲巡司。

  • 叆阳堡

    明置,属定辽右卫。在今辽宁凤城市东北一百二十八里叆阳城。嘉靖初置守备驻防。万历八年 (1580) 明军与女真王兀堂激战于此。在今辽宁省凤城市东北叆阳城。明边堡,为与建州努尔哈赤属部互市之处。

  • 大鳙山

    在今江西婺源县东。《舆地纪胜》卷20徽州:大鳙山“在婺源县东百三十里。《方舆记》云,尧时洪水,溪口有大鳙,及水涸毙,鳞骨鳍鬣积如山阜”。大鳙水出此。

  • 晋江县

    唐开元八年 (720) 分南安县东部置,为泉州治。治所即今福建泉州市。《元和志》 卷29泉州: “在晋江之北,因名。” 天宝元年 (742) 为清源郡治,乾元元年 (758) 复为泉州治。元为泉州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