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改丰州置,在今陕西府谷县西北。《宋史·地理志》 丰州:“政和五年,赐郡名宁丰。”
①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明一统志》卷17永宁县:双髻山“在县东北二十里。绝顶有双髻并峙,状若髻然”。②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五侯山。《方舆胜览》卷13兴化军:双髻山“亦名笔架山”。《方舆纪要》卷96莆田
明嘉靖五年(1526)置,属镇雄军民府。治所在却佐寨(今云南镇雄县西六十二里牛场镇)。清初废。明嘉靖五年(1526年)置,治今云南省彝良县东南。属镇雄府。清废。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元史·泰定帝纪》: 至治三年 (1323) 八月,“癸亥,英宗南还,驻跸南坡。日夕,铁失等矫杀拜住,英宗遂遇弑于幄殿”。
①隋大业六年(610)置,为临振郡治。治所即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北崖城镇。《新唐书·地理志》:宁远县“以宁远水名”。唐武德五年(622)为振州治。天宝元年(742)为延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振州治
一名二郎店。即今湖北大悟县。旧属孝感县。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孝感县北有二郎庙市。1933年划归礼山县。1952年置大悟县于此。
①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新城铺。三国魏废。西晋复置。《魏书·太祖纪》: 皇始二年 (397),攻后燕中山城,“贺麟饥穷,率三万余人出寇新市。……帝进军新市”。即此。隋大业初废入九门县
唐长安三年 (703) 置,治所在岚谷县(今山西岢岚县)。景龙中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 复置,辖境相当今山西岢岚县地。金大定二十二年 (1182) 改岢岚州。武周长安中置,治今山西省岢岚县。因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束鹿县图:西有位伯集。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位伯镇。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人口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薰礁。1935年命名给予礁。1947年改名南薰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