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海军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
(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越置静海军节度,治温州(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温州市所辖全境。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静海镇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寻改为崇州,又改为通州。
①五代晋天福四年 (939) 吴越置,治所在温州 (今浙江温州市)。北宋初废。
②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升静海镇置,治所即今江苏南通市。不久改为通州。
(1)又作靖海军。五代晋天福八年(943年)吴越置静海军节度,治温州(今浙江温州市)。辖境相当今浙江省温州市所辖全境。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废。(2)五代周显德五年(958年)升静海镇置,治静海县(今江苏南通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通、海门、如东、通州等市县地。寻改为崇州,又改为通州。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
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南四十里张炉集乡。旧属堂邑县。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堂邑县东南有张炉集。
又名杨林浦、杨林河。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为宋时诸大浦之一。《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杨林塘“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东经新塘而东,至州东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延袤几与七鸦浦相埒”。
一名马岭关。明置,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四十五里马羚关村,与榆社县接界。明置巡司于此。
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阿姆河南岸。元代为察合台汗国属地。
1949年1月当地解放后由肥西县析置,属江淮解放区。治三河镇(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三河镇)。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1950年撤销,并入肥西县。(1)旧市名。1949年解放后由肥西县三河镇升置,属皖北行署
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舆地纪胜》 卷35建昌军: 望州岭 “在南城县东二十余里。峨嵯高出岭巅,有巨石可登陟,望见临川,下瞰郡城如指掌”。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 望
即扶余府。治所在今吉林四平市西一面城。《宋史·渤海国传》: 太平兴国六年 (981),“赐乌舍城浮渝府渤海琰王”。
①指清代驻乌里雅苏台城的定边左副将军的辖区。乾隆中叶后统辖喀尔喀四部和科布多、唐努乌梁海两区。相当于今蒙古国、俄罗斯额尔齐斯河上游、斋桑泊以东至东萨彦岭一带和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北部。清季通称外蒙古。
①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登封市东南二十四里告成镇。西晋属河南郡。后废。北魏正光中复置,属河南尹。孝昌二年(526)为阳城郡治。隋属河南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嵩州治。贞观三年(629)改属洛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