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鲁阳县

鲁阳县

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即今河南鲁山县。《水经·滍水注》: “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 西晋属南阳国。十六国后赵属南阳郡。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改为山北县。


本战国魏鲁阳邑,汉置县,治今河南省鲁山县。“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水经注·滍水》)。两汉、三国魏属南阳郡,西晋属南阳国。十六国前燕为荆州治。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改名山北县。北周又改为鲁山县。


猜你喜欢

  • 铜鞮县

    春秋晋顷公十二年 (前514) 置,治所在今山西沁县南三十五里古城。秦属上党郡。北魏移治今沁县西南故县镇,属乡郡。隋属上党郡,唐属潞州。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移治今沁县,为威胜军治。金天会六年

  • 贝克穆河

    在清唐努乌梁海东北境,萨彦岭南,为伊克克穆河北源。即今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北部之大叶尼塞河。《清一统志·乌里雅苏台统部》:扎萨克图汗部乌梁海一佐领“北临贝克穆河,西与南俱临华克穆河”。

  • 蓝靛厂

    ①又名鹿园。在今北京东便门东。明蒋一葵 《长安客话》 卷4: “大通桥东有鹿园,方广十余里。地平如掌,古树偃仰,与高冢相错。……相传是金章宗时故址,今因畜鹿于此。” 明 《帝京景物略》卷2: “鹿园,

  • 罗伽部

    宋大理置,属善阐府。在今云南澄江县境。元改澂江路。大理后期置,治今云南省澄江县。属善阐府。蒙古宪宗六年(1256年)改为万户,至元三年(1266年)改为中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为澂江路。

  • 石泉县

    ①西汉置,属高密国。治所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东汉省。②西魏废帝元年(552)改永乐县置,属魏昌郡。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一里。《寰宇记》卷141金州石泉县:“以县北石泉为名。”北周保定三年(563)迁今

  • 汤泉州

    唐置,治所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部,新现河西侧古道上的䒵枝地。辖境约当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南部地。后废。唐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属安南都护府。辖境约当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

  • 石羊关

    ①元至正六年(1346)置,在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成镇东二十里。《清一统志·河南府二》 引《县志》称:“关据岭上,颍水合流,至此汇为巨浸而出,道路险隘,关口陡峻。”②在今湖南武冈县东北二十五里石羊桥。《

  • 红军东征总指挥部旧址

    在今山西交口县城东七十里大麦郊镇。1936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东征总指挥部在东征途中曾驻扎于此,并在此召开会议,部署兑九峪大会战。

  • 他山

    在今贵州余庆县西北一百里松烟镇社蒲村。南明永历八年(1654), 四川巡抚钱邦芑(字开少)拒绝与孙可望共事,削发为僧,移居余庆社蒲村大错庵,常登此山,遂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意题名“他山”。山上题

  • 姑胥山

    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 姑苏山 “一名姑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