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内军器库

内军器库

官署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并行在军器库、衣甲库、内弓箭库、南外库置,掌收储兵器铁甲等。绍兴三年(1133),以军器什物库并入。


官库名。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并行在军器、衣甲、内弓箭、南外库为内军器库,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又将军器什物库并入内军器库。

猜你喜欢

  • 东作坊副使

    官名。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南作坊副使置,为武臣迁转之阶。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 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显郎。

  • 都大夫

    官名。战国齐置。掌都邑行政的长官。《孙膑兵法·擒庞涓》: “孙子曰: ‘都大夫孰为不识事? ’“张震泽校理: “战国时各国多行郡县制”,“齐国不设郡,其县邑仍用旧称为都,其长官称都大夫”。

  • 猛智将军

    见“十猛将军”。

  • 汾祠丞

    官名。唐朝太常寺汾祠署次官,置一员,从八品上。

  • 常平令

    官名。唐高宗显庆三年(658)置为太府寺常平署长官,一员,从七品下: 掌仓储之事。武则天垂拱(685—688)初东都(洛阳)亦置。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 宣差勘事宜

    即“断事官”,见“札鲁忽赤”。

  • 越骑校尉

    官名。① 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内附越人骑士,戍卫京师,兼任征伐。东汉初罢,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后39)改青巾左校尉置,为五校尉之一,隶北军中候,掌宿卫兵,有司马

  • 练军

    清代后期勇营的一种。同治年间,在经制绿营兵内挑选一部份士兵,提高其饷银,改用新式武器,加以训练,使自成一军,称为练军,也是勇营的一种。光绪中叶以后,与防军一起改为巡防营。

  • 功德使司

    见“功德司”。

  • 最高法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最高法院的长官。见“最高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