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馆使
官名。北宋初以检校官判四方馆,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掌馆事。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阶官,属横班诸司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员,使领本职,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阶官名,改拱卫大夫,复为横行阶官,另置知四方馆事领其职。辽、金皆置为四方馆长官。金为正五品,掌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
官名,金朝置。为四方馆长官,正五品,掌提控诸路驿舍驿马和陈设器皿等事。其佐官有副使,从六品。见《金史·百官二》。
官名。北宋初以检校官判四方馆,太宗淳化四年(993)置使,掌馆事。后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阶官,属横班诸司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复置二员,使领本职,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阶官名,改拱卫大夫,复为横行阶官,另置知四方馆事领其职。辽、金皆置为四方馆长官。金为正五品,掌诸路驿舍驿马及陈设器皿等事。
官名,金朝置。为四方馆长官,正五品,掌提控诸路驿舍驿马和陈设器皿等事。其佐官有副使,从六品。见《金史·百官二》。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 始置,隶大理寺,掌助理详断官之事。在任满二年以上。通计历任成四考,有举主二人,即转合入京朝官。
职官封号名。西夏朝设。授七品。又称武孝恭敬东南姓关上立土,下有功障、禄召等数种。
科举考试录取时须评定等第,因称应试合格为登第,亦称及第。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从七品武阶官。
官名。清朝前锋营之职官。康熙三年(1664)设。左、右翼各一人,由统领于本翼前锋侍卫内选拟引见充补。佐“协理事务前锋参领”掌章奏文移。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十七年 (1374) 置大使一人,正九品。二十八年改置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宫内食用
女官名,汉置。《汉书·文帝纪》:“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母曰薄姬。”注:“臣瓒曰:《汉秩禄令》及《茂陵书》姬并为内官也,秩比二千石,位次婕妤下,在八子上。”《汉书·张敞传》:“令后姬得有所法则,下臣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 置。《三国志·武帝纪》: “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杂号将军名,东汉末年汉献帝封曹操为建德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元年)天子拜太祖建德将军,夏六月,迁
官署名。辽北面官。掌长宁宫所属各地兵丁,共有南京、西京、奉圣州、平州四处提辖司。
官名。唐武则天垂拱元年 (685) 置,左、右各二员,分隶门下、中书两省,掌供奉讽谏,天授二年(691)各增为五人,后至六人。从七品上,为士人清选。宋太宗端拱元年 (988) 改左、右司谏,南宋孝宗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