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征南将军

征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为四征将军之一,秩二千石。魏文帝黄初(220—226)中,定为二品,位次三公。三国蜀、吴亦置。两晋南北朝多授持节都督,出镇方面,地位一直很显要,到北齐时渐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晋、南朝宋列为三品,若为持节都督则进为第二品。十六国成、前秦、西秦、南燕、北凉、大夏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三班,普通六年(525) 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三班。陈拟二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一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第二品,北齐仍二品,北周改为八命。隋初列为散号将军,降为正六品,炀帝大业三年(607)罢。②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参见“总兵”。


杂号将军名,汉魏皆置,掌征伐或镇守。秩二千石,为四征将军之一。《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嘉平二年十二月)乙未,征南将军王昶渡江,掩攻吴,破之。”三国蜀吴、两晋、南北朝皆置。隋初为散号将军,后省。明朝驻云南总兵挂印者称征南将军。

猜你喜欢

  • 左右翼屯田万户府

    官署名。元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始置左右翼屯田万户府二,分掌斡端、别失八里回还汉军及大名、卫辉新附军并迤东回军屯田。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隶詹事院,并入卫率府。旋复改隶枢密院。定置两府达鲁

  • 内苑使

    官名。即“内园使”。

  • 航务少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校,掌理海军航务。

  • 尉氏

    官名,即司寇,掌刑狱。《左传·襄公二十一年》:“臣戮余也,将归死于尉氏,不敢还也。”注:“尉氏,讨奸之官。”疏:“归死尉氏,犹言归死于司败,明尉氏主刑人,故为讨奸之官。”《汉书·地理志·陈留郡》:“尉

  • 宫府寺

    官署名。即太子家令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改家令寺。参见“太子家令寺”。官署名。其长官称宫府大夫,从四品上,总理食官、典仓、司藏三署,掌管饮食、仓储等事,“皇太子出入,则乘

  • 内馆监督

    官名。清朝理藩院所属内馆之主官。管理内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额设一人,以六部保送之司官充任,每年一更代。下设大吏四人,小吏八人等佐理馆务。另有捕盗章京一人,由步军统领衙门派充,专司保护蒙古人

  • 南部主书

    官名。北魏置,南部尚书属官,主管部内文书往来,用文学之士。《魏书·刘藻传》: “藻涉猎群籍,美谈笑,善与人交”,“擢拜南部主书,号为称职。”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废。

  • 常服

    服饰名。最初指平日穿的军装。《诗·小雅·六月》: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郑玄笺: “戎车之常服,韦弁服也。”后通称日常所穿之服,与“礼服”相对。汉朝以绛衣为常服。晋朝改称五时朝服。清朝官服中亦有常服

  • 五官保章正

    官名。唐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改历博士为保章正,肃宗乾元元年(758)加号五官保章正,掌教习历生,与五官监候、司历掌历法及测景分至表准,从七品上,置一至二人,隶司天台。辽朝为司天监属官,南面官。明朝

  • 历俸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官吏升转资格之一。康熙五十九年(1720)定制,凡内升京堂,外任道府等官,由编修、检讨、郎中授者需历俸二年,由员外郎或主事授者历俸三年,以食俸年限为升转资格,在此基础之上,授职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