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湖广清吏司郎中

湖广清吏司郎中

官名。简称湖广司郎中。① 明清户部湖广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湖广部郎中设,一人。南京户部湖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指派。后增至三人,满洲二人,汉一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②明清刑部湖广清吏司之主官。掌司事。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湖广部郎中设,一人。南京刑部湖广清吏司亦设一人,皆正五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汉郎中一人。满洲司官初不分曹,随长官所派。后增至三人,宗室一人,汉二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裁。

猜你喜欢

  • 下宜都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侍卫班领”。

  • 枢密院

    官署名。唐代宗永泰(765—766)中始以宦官为内枢密使,不置司局,无视事之厅。僖宗、昭宗时,杨复恭、西门季玄为枢密使,始于堂状后帖黄,指挥公事,专置官署,扩为东西(上下)两院,设枢密使两人及承旨、院

  • 文书名。上行文。亦称“夹片”、“附片”。清朝臣工以奏折奏事,一折准奏一事,凡意有未尽,或另言他事者,则另纸陈明,附于折内,是为片。每折可附一、二、三片不等,一片各言一事,不相关联,亦不具衔名及日期,开

  • 仓部

    官署名。魏晋南北朝尚书台(省)诸曹之一。职掌全国粮食仓储出纳之政令、帐目。长官为郎(郎中),资深者称侍郎。魏晋南朝隶度支尚书,北魏前期设尚书为长官,直属尚书省,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复为郎

  • 司蕃承务郎

    官名。见“主客承务郎”。

  • 四司

    官署名合称。明置,为宦官所掌的内府官署。四司是:惜薪司,掌所用薪炭之事。钟鼓司,掌管出朝钟鼓及内乐、传奇、过锦、打稻诸杂戏。宝钞司,掌造粗细草纸。混堂司,掌沐浴之事。各司都置掌印太监一人,其他官员各司

  • 祝鸠氏

    官名。少皞时以鸟名作为官名,祝鸠氏即司徒,掌教民。《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注:“司徒,主教民。”少皞部落氏族首领名。《左传·昭公十七年》:“祝鸠氏,司徒也。”杜预注:“祝鸠,鹪鸠也。

  • 牌檄

    文书名。清朝使用的下行文。如织造行文府、厅、州、县即用此

  • 列荣

    内官名。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定内官时置,为五职之一,班亚九嫔。内命妇名。南朝宋泰始三年(公元467年)置,为皇帝之妾,与婕妤、荣华、充华、承徽合称五职。梁陈之制同。惟《陈书·后妃传序》作烈荣。

  • 浑仪副监

    官名。唐置,见“太史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