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神使

神使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天历庚申十年(1860)始设。位高于六部官,以天王最亲信者为之。职掌未详。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设置。最早见于辛酉十一年(公元1861年)四月《天王眼见天日主乾坤诏》,诏首列此官名。排在神将之下,六部之上;《盾鼻随闻录》记太平天国有殿前神使八人,以洪秀全最亲信者为之;《太平天国革命图录》载有“忠伺神使任享殿天官领袖尹贤瑞”木印一颗; 《太平天国史事日志》的《领发物单》、《发物单》、《去文底簿》中分别记有六十三神使、忠撰神使、忠矄神使的名称,其职掌未详。简又文《太平天国典制通考·宗教考》引林利说:“天朝的宗教组织,是一种长老制。天王是国主兼最高主教统治其臣民。其下有四位王爷在宗教组织中居次等职位。其下复有多等的宗教官。……每二十五家设一礼拜堂,或称‘天父堂’,有一宗教官主持之。在二十五间礼拜堂之上,则设置一较高级的主教,或教会长老,每逢礼拜日轮值到其所管辖之二十五间礼拜堂。其上,每县、每郡的礼拜堂,皆有同样的宗教官主持监督。于分派宗教官于各职位之外,另有许多随军的宗教官(等于欧美现代的随军牧师)。每一王爷或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也派有数人,其职守是在各府中主持宗教礼拜及教训其属下人等。”据上述记载看来,神使可能就是上述太平天国的高级宗教官,分别在中央机构、各王府、各高级将官主官的府中任职,主持宗教的礼拜仪式,宣传教义及管理属下人等,所以其人数较多。其中任享殿天官领袖的忠伺神使尹贤瑞,可能就是朝中主管祭祀上帝的最高官职。

猜你喜欢

  • 追锋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一班,普通六年(525)罢。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十一班。

  • 什伍

    古代军队和居民的基层编制。五人或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十人或十家为什,设什长一人。什伍,为什和伍之合称。《管子·立政》:“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汉书·刑法志》:“连其什伍,居处同乐,死

  • 掌材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掌材上士佐官,正一命。

  • 同佥通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佐官,见“通政院”。

  • 王府参事

    官名。辽置于亲王内史府,掌参议府事,属南面王府官。

  • 掌剑大夫

    官名。春秋时吴国置。掌管刀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 “阖闾使掌剑大夫以莫耶献之。”

  • 太尉军师

    官名,三国魏置,为太尉府官属,掌参谋军事。《三国志·魏书·裴潛传》:“明帝即位,入为尚书。出为河南尹,转太尉军师。”

  • 民事二庭

    官署名。见“民科”②。

  • 怯薛

    军事机构名。蒙、元禁卫军。突厥——蒙古语,意为“番直宿卫”,汉译多作“宿卫”。太祖时建万人怯薛,征调千户、百户、十户那颜子弟及其随从为之,成员称怯薛歹,复数作怯薛丹。分为宿卫千户、火儿赤千户和秃鲁花八

  • 宁羌中郎将

    官名。十六国前赵刘曜授仇池氐杨难敌为侍中、上大将军武都王,兼领此职。见《晋书·刘曜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