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扎撒扎木彦

扎撒扎木彦

1886—1957

蒙古语音译,又译“札撒黑”、“札萨”。《元朝秘史》释为“法度”、“军法”,即“法令”、“法律”之意。宋嘉泰二年(1202),蒙古部始有扎撒。开禧二年(1206),蒙古建国后,渐趋完善,设专人执掌,立“青册”,以畏兀儿字记蒙古语,逐渐演变为成文法。成吉思汗生前依蒙古习惯法,给每个场合制定一条法令,对每种罪行制定一条刑罚,称为“大扎撒,华言大法令也。”(《元史·太宗纪》)每逢新帝即位、诸王集会、军队调动等国家大事,均聚众颁读,按律遵行。大扎撒原文已佚,内容散见于《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书。在现代蒙古语中,只有“政权”、“政务”、“政府”等义。蒙古族爱国活佛。内蒙古苏尼特左旗查干葛根五世。全名扎木彦·力格希德札木苏。出生于苏尼特左旗贫苦牧民家庭。4岁被选定为葛根活佛,5岁进查干敖包庙学习佛经,精通佛典。光绪二十六年(1900),在外蒙古库伦拜会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获“格斯贵”称号。1914年率僧徒赴青海塔尔寺朝拜。1924年去外蒙古、朝鲜讲经。1925年随班禅周游各地弘扬宗教。1947年为人民解放军十一师提供军马200匹以及大量物资。由于国民党封锁,解放区物资供应极为困难,他从蒙古运两汽车棉布、驼绒毛,以为制作军衣之用。曾当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委员。1949年去印度、尼泊尔等地传教。1953年当选为全国佛教协会主席,1954年为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

猜你喜欢

  • 胡日达

    见“奶豆腐”(646页)。

  • 乌古涅剌部

    契丹部族名。一作乌古涅里部,亦曰涅离部。辽太祖神册六年(921),以于骨里民户所置,为太祖二十部之一。隶北府,置节度使统领,部族军属西南路招讨司。

  • 阿姹

    唐代云南爨氏女首领。出身于乌蛮,适两爨(东爨、西爨)首领、南宁州(今云南曲靖地区)都督、白蛮爨归王,居石城(今曲靖市)。天宝(742—756)间,因受唐都督李宓离间,爨氏内讧,夫被其侄爨崇道所杀,遂携

  • 当阳蛮

    南北朝时当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居地为族称。古称※荆蛮、槃瓠蛮等。分布在南郡当阳(今湖北当阳)。南朝宋元嘉二十四年(447),与临沮蛮(治在今湖北当阳西北,后废)举兵,缚临沮令傅僧骥。荆州刺史南谯王

  • 光哨车

    民国初期撒拉族交通工具。流行于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系由外地引进的一种畜力木车(亦称大轮木车)。车排、车辕、车轴、车轮均用硬质木料制成。车轮直径1.5米左右,车排狭长,可装货300—40

  • 赖和木图拉

    ?—1765清乾隆年间乌什起义首领。又译赉哈木图拉、赖黑木图拉、喇依罕木图拉。维吾尔族。新疆乌什人。四品伯克额色木图拉子。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奉乌什办事大臣素诚、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命,运送沙枣

  • 恰巴扎西贝桑

    明代西藏地方官员。又称恰巴赤本。藏族。15世纪人。属西藏“恰巴”大家族。传说其先祖乃山南雅隆下部麻域琼之鸟王所生,故其家族称“恰巴”(意为“鸟人”)。曾在泽塘寺求学,后被帕竹政权阐化王第斯查巴坚赞委任

  • 阿力·多布库尔路

    见“阿力路”(1199页)。

  • 甘彝

    见“纳苏泼”(1269页)。

  • 上Ⅲ

    古县名。秦以邽县改置。治所即今甘肃天水市。东晋太元十年(385),为后仇池国杨定所据。元嘉十三年(436),杨难当自称大秦王,据有此县。十六年(439),杨保宗被北魏封为征南大将军、秦州牧、武都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