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杨枢

杨枢

1844—1917

清末大臣。字星垣。广州人。回族。先世汉军旗籍。同治三年(1864),入广州同文馆习外语,成绩优异,曾助英国人三顺编著《三顺文法》、《英语拼音》,被“两广方言学堂”采为课本。参与《国际公法》等《同文馆译丛》的翻译工作,受嘉奖。同治九年(1870)毕业任两广总督衙门“西文通事”,经总督张之洞奏荐加道台衔兼理洋务局差事,曾佐张之洞在广州西门外创办广州机房(纺织厂)。后又创立广州造币厂,铸造广东龙币。光绪六年(1880)任驻日本长崎领事,学习日本“新法”。鉴于日本之向外侵略,曾屡条陈防备之策。三年后,内调外务部员外郎,累迁右侍郎及鸿胪寺正卿。二十七年(1901),为驻日本公使。曾参与编写《日俄战争纪要》一书。配合“立宪运动”,在法政大学开设“法政速成科”,选派留学生赴日学习。三十三年(1907),资助回族留日学生成立“留东清真教育会”。宣统元年(1909)出任驻比利时公使。九月以病辞任,次年冬返国,后居广州。病逝前曾朝觐过麦加,有“哈只”之“称号”。

猜你喜欢

  • 诸王位

    西夏官位。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有南院王、北院王、西院王、东院王,统称诸王位,在师位、中书位、枢密位之上。用25两银印。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枢垣纪略

    书名。清梁章钜撰,朱智等重加修辑。28卷。该书分训谕、除授、恩叙、规制、题名、诗文、杂记7类,记述军机处建制、规章制度、人员任免及沿革掌故等,对清史和满族史研究都有参考价值。道光二年(1822)成书1

  • 宣慰同知

    官名。职位仅次于宣慰使,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任土官,在宣慰使缺员时,则承担宣慰司的全部事务,起宣慰使作用。元代秩从三品,明代正四品。参见“宣慰使”(1747页)

  • 额尔克沙喇

    ?—1766清代蒙古王公。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人。博尔济吉特氏。※达延汗巴图蒙克后裔,亲王成衮扎布长子。初授一等台吉。乾隆二十二年(1757),随军征辉特部巴雅尔,封辅国公。二十三年,与其弟占楚布多尔济扈

  • 腰铃

    ①旧时萨满祭具。流行于东北地区,满族较盛行。铁制或铜制,呈圆锥形。分大小两种,大者系于萨满宽幅腰带上,小者执萨满手中。每逢※夕祭用大腰铃,※背灯礼用小腰铃。祭时,腰铃随萨满动作互相撞击,发出有节奏的音

  • 秉志

    1886—1965著名动物学家。满族。号农山。河南开封人。清末举人。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京师大学堂。留学美国,曾获美国康奈尔理学学士和哲学博士。1920年回国,历任东南、厦门、中央、复旦等大学

  • 王曼庆

    即“王万庆”(205页)。

  • 潘鸿

    见“长沙武陵蛮起义”(371页)。

  • 围班

    清代漠南蒙古诸王公以轮班方式赴木兰行围之制。定例凡年初值过年班者,是秋还应值围班;有因生身(尚未出痘)缺值年班者,至围班期则毕从。其班临近,先集于喀喇河屯迎觐,随至避暑山庄,再随入围场,或行围时任管围

  • 内蒙古自治报

    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总分会机关报。1946年7月1日创办,原称《群众报》,1947年1月1日改今名,在王爷庙出刊。有蒙汉两种文版,初为三日刊。后汉文版改为双日刊。同年11月15日改为日刊,对开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