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武平路

武平路

见“大宁路”(81页)。

猜你喜欢

  • 匦匣司

    西夏官署名。属次等司。天盛年间(1149—1169)设4正使、4承旨、4都案、8案头。

  • 亦力克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又作亦里克卫。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改作伊拉喀卫,并说清代有伊拉喀站,在齐齐哈尔东北354里。

  • 鼻饮

    壮族先民骆越、乌浒、僚人的饮水方式。流传于今两广云贵等地。最早见于《汉书·贾捐之传》:“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其后,《太平寰宇记》“贵州风俗”条引《异物志》称:“乌浒,南蛮之别名也。巢

  • 吹扎布

    清代卫拉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人。初随汗王部众驻牧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清乾隆十九年(1754),受土尔扈特汗王敦罗布喇什派遣,借道俄境归国,于二十一年(1756)抵北京。七月,清政府应其请求,派麒麟

  • 撒不碗

    见“耶律敌鲁”(1318页)。

  • 萧富留墓志

    见“萧令公墓志”(2003页)。

  • 思禄法

    明代云南麓川傣族首领。又作思禄、思陆、思陆发。※思机法幼子(一作思任法子)。正统十四年(1449),明兵部尚书王骥等第三次征麓川,随父拒守金沙江,与官军战于鬼哭山及芒崖山等地,死伤惨重,父退走缅甸,遂

  • 邹牟

    即“朱蒙”(792页)。

  • 那仓部落

    藏族部落名。位于西藏申扎县境内。东邻朗如、萨迦、辛格尔等部落,西接阿里的曲欢、仲巴、改则地区,南连雅巴卓玛珠久、谢通门、康堆等地,北面与新疆交界,地广千里。原为古代象雄王国领土,王国在此设“凤宗”及“

  • 哈萨克文

    我国哈萨克族使用的拼音文字。历史上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和后期粟特文。13世纪以后,随着伊斯兰教的传入,哈萨克族逐渐开始用阿拉伯字母来拼写自己的语言。1917年和1924年前苏联的哈萨克共和国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