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血缘婚

血缘婚

具有血缘关系之同辈男女互为夫妻的婚姻形态。由美国学者摩尔根依据夏威夷亲属制度首先提出的人类历史上第一种有规范的婚姻,其典型形式为一对配偶的子孙,每一代均互称兄弟姐妹,并互为夫妻。即祖父母及其从、表兄弟姐妹为第一个夫妻集团;父母及其从、表兄弟姐妹为第二个夫妻集团;己身的兄弟姐妹及从、表兄弟姐妹为第三个夫妻集团;己之子女及侄儿、侄女等构成第四个夫妻集团。仅仅排除上下辈之间的婚媾。我国有学者主张,血缘婚还应包括年龄相近的非等辈成员,即按年龄和辈份划分通婚集团。在亲属称谓上,无父系与母系、夫方与妻方、血亲与姻亲的区分。并认为,某些民族关于兄妹成婚的传说以及现行的亲属称谓,是血缘婚曾经存在过的例证。甲骨文中即有表示从事狩猎的成年男子或有乳女子之称谓;且殷商以前无姑舅称谓,舅与父、姑与母同称,亦是燧古血缘婚之遗迹。学术界对血缘婚一直存在着不同看法,一说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血缘婚。

猜你喜欢

  • 旗籍

    旗人的旗属、籍贯。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清太祖努尔哈赤建成八旗,即以行军旗色定其官兵籍属。某一旗人的籍贯,称某某旗分、某甲喇、某佐领。入关以后,旗人户籍皆在京师,故都视京师为“乡土”、驻防为“出

  • 内差

    藏语称“囊差”,是“其差”(外差)的对称。旧时西藏地区农奴向农奴主负担的劳役地租的一部分,是庄园领主对农奴的直接剥削。凡从官家、贵族或寺院领主那里领种一份※“差岗地”的差巴农奴,每年要在所属领主的谿卡

  • 敌烈八部

    见“敌烈部”(1882页)。

  • 吐蕃赞普听法图

    敦煌吐蕃壁画名。又称吐蕃赞普礼佛图。在敦煌159号石窟内,位于东壁南侧。为彩色壁画,画于781—848年吐蕃占领敦煌之际。此图是《维摩诘变》大型壁画中的一部分,在维摩诘左侧帐下,画有以吐蕃赞普领先的听

  • 鹘戍

    见“耶澜可汗”(1324页)

  • 三朝辽事实录

    书名。明王在晋(字明初,今江苏太仓人)撰。17卷。天启二年(1622)三月,作者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后坐罪归籍,于崇祯十一年(1638)撰成此书。记事起万历四十六年(1618)四

  • 韩二个

    ?—1781清代撒拉族、回族联合反清起义首领之一。青海循化(治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撒拉族,出身殷富。早年教农民辟山开荒,凿渠灌溉,使荒滩变良田,为群众所拥护。乾隆三十四年(1769),与※苏四十三

  • 拉拉卫

    见“刺山卫”(1585页)。

  • 布偏

    少数壮族自称。意为“边地居民”。分布在广西防城等中越边境地区。参见“壮族”(888页)。

  • 屋曲

    云南碧江怒族虎氏族第十四世祖。原居兰坪弥洛底。相传三四百年前,因追赶黄蜂氏族,来到碧江第九村,见此地土地肥沃,遂定居。原居该地的蜂氏族已有40余代,虎氏族来后,两族和睦相处。后勒墨人(白族一支)进入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