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那木斯赉

那木斯赉

?—1865

清代内蒙古东部地区“老人会”(蒙古语称“勿不格得楚格拉”)领导人之一。卓索图盟士默特左旗(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人。蒙古族。咸丰十年(1860),与绰金汰等组织“老人会”赴京控告该旗封建主典卖公有牧场,增加赋税,压榨群众等罪行,未获结果,乃发动数千人,武装反对蒙古封建主的暴政。由于目标不明,对清政府抱有幻想,经钦差大臣刑部侍郎阿克敦调处,该旗王公被迫让步,达成协议。同治二年(1863),蒙古封建主背弃协议,擅自增加差徭,遂再次发动武装反抗。清政府派理藩院侍郎额勒和布前往镇压,被捕,在解往热河途中乘间脱逃,回旗坚持斗争。次年复在阿鲁科尔沁旗被捕,遭杀害。

猜你喜欢

  • 物力

    金代苛捐杂税名目。《金史·食货志》:“官田曰租,私田曰税。租税之外,算其田园、屋舍、车马、牛、羊、树艺之数,及其藏镪多寡,征钱曰物力”。上自公卿大夫,下至民庶,皆征之,无苟免者。近臣出使外国,以其受有

  • 斡里

    ?—1822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一译凡利、瓦里、干里。※阿布赉汗庶长子。初任苏勒坦(苏丹)。乾隆三十四年(1769),奉父命进京纳贡。四十六年(1781),父死,袭汗爵,与清朝继续保持臣属

  • 那害克

    见“费雅喀”(1771页)。

  • 北魏始祖

    见“拓跋力微”(1359页)。

  • 英瑞

    ?—1840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姓那拉氏。嘉庆十二年(1807),由举人补国子监助教。历官主事、员外郎、郎中等。道光二年(1822),以刑部司员任内疏防,致候审在押犯自尽,降级留任。四年,以扑救造

  • 洮儿河

    水名。洮儿,又写作洮尔、滔尔、淘尔、陶尔。始见于南北朝时史书,时称太鲁水(一作太岳鲁水、太沵水);唐称他(它)漏河(所指包括今洮儿河注入嫩江后之嫩江下游流段,有时还包括第一松花江);《辽史》作挞(他)

  • 杨乌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映吴。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杨乌威明裕默等赴宋朝答谢太皇太后。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 阿只弄

    元代云南景东甸傣族首领。泰定二年(1325),举兵北进,元廷命云南行省督部兵捕之。次年,遣子与诸土官入朝献方物,赐以符印。后受封开南州(治今云南景东县北)土官。四年(1327),复率兵入扰,云南行省招

  • 房兆

    隋朝将领。其先世为代(治今河北蔚县西南)人,鲜卑屋引氏(后改房氏,一说屋引氏原为高车贵族,后归西部鲜卑)。刚毅有武略。开皇(581—600)时,与刘方等俱为边将,名显当时。频为行军总管击胡,以功官至柱

  • 蒙古劳役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除按规定向领主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