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鄯善

鄯善

西域古国名。本名楼兰。王治扜泥城(今新疆若羌县卡克里克附近)。地多沙卤,少田,寄田仰谷于邻国。国产玉,多生葭苇、柽柳、胡桐、白草等。居民逐水草游牧,产驴、马、骆驼。能制兵器。据《汉书》载,时有户1570,口14100,兵2900余。国王之下设辅国侯、却胡侯、鄯善都尉、击车师都尉、左右且渠、击车师君各1人,译长2人。西汉时为内地通西域的门户之一。汉武帝曾遣兵虏其王。元封三年(前108)附汉,屡为匈奴反间,为其耳目,多次阻劫汉使。后王尉屠耆降汉告状。元凤四年(前77),汉昭帝遣傅介子刺杀其王安(尝)归,立尉屠耆为王,更国名为鄯善,置都尉,屯田伊循城(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米兰城)。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属西域都护。王莽时附匈奴。东汉时,其王屡遣子入侍奉献,并请复设都护。延光三年(124)设西域长史,鄯善归附。三国时属魏。西晋太康四年(283)遣子入侍,晋封其王为归义侯。东晋时先属前凉,后其王朝前秦,亦受加封。南北朝时屡遣使朝贡北魏。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拜韩拔为假节征西将军,领护西戎校尉、鄯善王、镇守其地,比之郡县。隋大业五年(609),于其地设鄯善郡。

猜你喜欢

  • 广西昭忠录

    书名。人物传记。8卷。清苏凤文撰。内容记述在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时期被广西各民族义军击毙镇压的清朝文武官员及地方豪绅。为研究近代广西及壮族农民革命斗争史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五年(1889)刻本、光绪十六年

  • 盘瓠

    见“槃瓠”(2457页)。

  • 函永

    佤语音译,意为“管寨子的人”。参见“扩”(753页)。

  • 却吉尼玛

    1883—1937即九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西藏达布准巴(今隆子县境)。被扎什伦布寺寻访为八世班禅转世灵童,经光绪帝批准,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月十四日在布达拉宫(一说在

  • 玛哈巴拉

    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齐齐克长子。乾隆四十年(1775),年虽幼以才堪造就,加恩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五十一年(1786),尚乡君,封额驸

  • 至正造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火铳。铳部刻有“至正辛卯”(即至正十一年,1351)和“天山”等铭文。火铳长43.5厘米,铳口直径3厘米,重4.75公斤。这支火铳重量较轻,管身较长,因此穿甲能力比较强,适用

  • 雅发罕

    满语音译,意为“步下”或“步行的”。一作“雅法哈”。清代曾称散处山野仅以纳貂为役的广大鄂伦春猎民为“雅发罕鄂伦春。”

  • 李存勖

    885—926五代后唐皇帝。923—926年在位。西突厥别部沙陀人。唐末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长子。生于晋阳宫,小名亚子或亚次。晓音律,习《春秋》,通大义,善骑射。乾宁二年(895),随父讨邠州王行

  • 刘受罗千

    北周起义首领。又作刘受逻干。族属稽胡(又称步落稽、山胡)。汾州(治今山西隰县东北)人。原为汾州稽胡帅。武帝宣政元年(578),聚众举兵反周,为越王宇文盛所破,被擒,事败。

  • 罗·黄金史

    即罗卜藏丹津所著《蒙古黄金史》(2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