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騊骔

騊骔

匈奴名马。《山海经》称:“北海(指今贝加尔湖)有兽,其状如马,其名騊骔。”《史记》集解引徐广语:“似马而青”。

猜你喜欢

  • 布顿佛教史

    书名。藏文佛学古典名著。又作《布敦佛教史》。全称《善逝教法源流大宝藏论》,别译称《佛教史大宝藏论》、《善逝教法史》、《布顿佛教史》等。布顿·仁钦朱(1290—1364)著。成书于元至治二年(1322)

  • 梁乙埋

    ?—1085西夏大臣。夏毅宗梁后弟。奲都五年(1061),毅宗立梁后,以其为家相。乾道元年(1068),惠宗李秉常即位,梁太后摄政,遂拜国相,委以国政。在朝擅权用事,排斥异己,天赐礼盛国庆三年(107

  • 和硕特中路中旗

    清代外札萨克旗之一。乾隆三十六年(1771),恭格族叔父雅兰丕勒随土尔扈特汗渥巴锡归清,封札萨克固山阿穆尔��贵贝子,建旗。分4佐领,隶巴启色特启勒图盟,归喀喇沙尔(今焉耆

  • 生户

    宋代汉族对党项族部落族帐人户的称谓。与熟户相对。指对唐代后期开始内迁并散居于今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内蒙古等地,远离汉族聚居地区从事游牧经济的党项羌部落。

  • 夷黎

    唐时文献中对海南岛少数民族称谓之一。见刘恂所作《岭表异录》。作者于唐昭宗朝(888—904)时曾谪居海南岛,在其著作中以此名称呼当地少数民族,即后来之黎族。

  • 抚瑶土官

    畲族地区设置官员名,又称“��官”。明朝于闽、粤交界的畲族地区设置土官,用以管理畲民,征收赋税。因史书上对畲、瑶民族的记载,往往混淆,或称畲族为瑶族,对畲区官吏称为“抚瑶土

  • 北女直

    辽朝对部分回霸女真人的称呼。是就辽东半岛之南女直而言,因居辽东地区北部,故名。分布在今辽河中游辽宁昌图、开原、铁岭、新民及内蒙古奈曼等县旗地。其下分若干部,《辽史·圣宗纪四》统和八年九月条有“北女直四

  • 罗卜藏丹津

    ①蒙古族喇嘛学者。亦译作罗卜桑丹津,梵文名苏摩提沙沙那达罗。生活于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上半叶。拥有“固什”称号。为喀尔喀蒙古高僧咱雅班第达呼图克图(后移居归化,今呼和浩特)的弟子。著有蒙古著名编年

  • 历城

    古地名。①在今甘肃西和县北(一说成县北)。距仇池山120里。东晋太元十年(385),前仇池国君主杨难当曾孙杨定从后秦逃回陇右,遣使于前秦苻丕,受封雍州牧、骠骑大将军,徙治此城。置仓储于百顷(仇池),召

  • 小相公岭

    山名。简称小相岭。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北部,汉源县大渡河南至喜德县之间。最高峰名铧头尖,海拔4791米,为越西河与安宁河的分水岭。据近人考:邛部土司、暖带密土司、田坝土司,均以小相岭的“岭”字为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