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民族起源>黑水靺鞨

黑水靺鞨

唐代东北部族名。以靺鞨※黑水部为核心发展形成。下分16部,已知有黑水、思慕、郡利、窟说、莫曳皆、拂涅、虞娄、越喜、铁利、兀儿、胡独鹿等11部,余无考。《新唐书》称其地“南距渤海,北、东际于海,西抵室韦”,即东至今日本海(包括库页岛),西以今嫩江和前苏联结雅河附近与室韦相邻,北至外兴安岭和鄂霍次克海,南有嫩江注入松花江以北地并在依兰县附近折而东北越乌里江至海一线地。已知诸部分布:黑水部在松花江注入黑龙江下至奇集湖一带的黑龙江南北两岸;思慕部在“黑水西北”,处前苏联布列亚河与阿姆贡河上游之间;郡利部位于黑龙江下游入海口处;窟说部居库页岛北段;莫曳皆部在库页岛东南部;拂涅部居牡丹江下游以东至兴凯湖一带;虞娄部约在兴凯湖以东至日本海滨;越喜部位于乌苏里江以东的比金河流域;铁利部在依兰附近;兀儿部与胡独鹿部所在无考。唐开元十年(722),其首领倪属利稽朝唐,被任命为勃利(即伯力,前苏称哈巴罗夫斯克)州刺史。十三年(725),应安东都护薛泰奏请,于其地置黑水军。次年,于其最大部落置黑水州都督府,命其首领为都督;诸小部首领为刺史;唐派“长史”至其地监领之。渤海兴起后,铁利、越喜、拂涅、虞娄4部不久被兼并,至渤海鼎盛时,其南部另一些部落也役属于渤海。发展落后于粟末靺鞨。以狩猎为生。由于《新唐书》无《靺鞨传》,将其内容写在《黑水靺鞨传》内,致使元朝以后,不少史家误以黑水靺鞨代称靺鞨。唐末,契丹族崛兴,在阿保机亡渤海国前后,其部转附契丹,契丹人称之为女真,女真之名遂代以为族称著于世。

猜你喜欢

  • 高台寺

    西夏佛寺。景宗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于兴庆府(今宁夏银川)东兴建。内贮宋朝所赐大藏经,延请回鹘僧人,演绎经文译为番字(西夏文)。后为黄河水冲没。近年在遗址内发掘出有西夏特点的建筑材料。

  • 合苏馆

    见“曷苏馆”(1652页)。

  • 拉祜文

    我国拉祜族使用的一种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拉祜族原无文字,本世纪初,缅甸传教士为拉祜族设计了一套拉丁字母式的拼音文字并传入我国拉祜族地区,但使用面很窄,未能在我国拉祜族地区广泛传播,但目前境外缅甸、

  • 哈老徒行宫

    成吉思汗行宫之一。名又作哈连徒、虎图泽、哈澧氻海子。设于萨里川(今克鲁伦河上游西)。成吉思汗奥鲁(后方老小营)设此。《元史》谓成吉思汗卒于此。清代该地称噶老台泊、哈老台泊。

  • 前赵

    十六国之一。新兴(治今山西忻县)匈奴人刘氏所建。前期(304—319)称“汉”,后期(319—329)称“赵”,史作“前赵”。一说刘氏为匈奴单于后裔,单于尚汉室女,后裔遂以刘为姓;一说族属匈奴一支屠各

  • 广右战功录

    书名。亦称《沈紫江广右军功录》。1卷。明唐顺之(字应德,一字义修,江苏武进人)撰。内容记录沈希仪(字唐佐,号紫江,广西贵县人,时为广西右江参将都督同知,世袭奉议卫指挥使)率军镇压永安(今蒙山)、义宁(

  • 湘宁王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二等级封号之一,授螭纽金印。至大二年(1309),泰定帝也孙铁木儿弟迭里哥儿不花由北宁王徙封。其子八剌失里于至治三年(1323)袭封。

  • 夏捺钵

    见“捺钵”(2037页)。

  • 李万全

    后周、北宋将领。吐谷浑族。后周时,隶护圣军为骑士,累升至本军都校,与田景咸、王晖等从周太祖郭威入汴,号十军主。周世宗显德(954—959)初年,为彰武军节度使。显德六年(959),授延州节度使,进封开

  • 吴惟善

    元末明初诗人。回回人。先世为西域巨商,随元世祖忽必烈西征有军功,入元世代为官。家居樊川(今陕西长安县南)。学问渊博,工诗,其诗讲究章法,富于想象,多哀惋时局之作。多佚,现仅存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