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李悝

李悝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生卒】:前455—前395

又名李克。魏文侯时任相,辅佐文侯进行变法。主张食有劳而禄有功,废除禄位世袭制度;尽地力之教,号召人民勤奋耕作,增加生产;实行平籴法,以平稳粮价。并著《法经》六篇,推行法治。魏国经过变法,国势日益强盛。相传著有《李子》一书,今已佚。其言论散见于《汉书·食货志》。一说李悝和李克并非一人。(,参见《汉书》)


【生卒】:前455—前395

【介绍】:

战国初人。任魏文侯相。主张教民尽地力,增加产量,以备灾荒。创平粜法,以平粮价。视收成丰歉,增减赋敛,使不伤民害农。倡法制,制《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杂法》、《具法》等六篇,称《法经》。后商鞅变法于秦,即本此。魏文侯用李悝之法,国以富强。有《李子》,已佚。


猜你喜欢

  • 龚元寿

    【介绍】:东晋武陵汉寿人。龚玄之侄。有德操,不仕。举秀才及州辟召,称疾不就。孝武帝时累征太学博士、散骑侍郎、给事中,俱不起。卒于家。

  • 梁同书

    【生卒】:1723—1815【介绍】:清浙江钱塘人,字元颖,晚号山舟,自署不翁、新吾长翁。梁诗正子。乾隆十二年举人,十七年特赐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以忧归,不复仕。工书法,少学颜、柳,中年用米法,七

  • 韩兰英

    【介绍】:名或作蔺英。南朝齐吴郡妇人。有文辞。宋孝武帝时,因献《中兴赋》受赏识,入宫。明帝时为宫中职僚。入齐,武帝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以年老多识,呼为“韩公”。

  • 管礼耕

    管庆祺之子。字申季。岁贡生。承传家学,尤其长于训诂,著书未成而卒。【介绍】:清江苏元和人,字申季。岁贡生。博通载籍,尤长于训诂,而细谨不轻著书。卒年四十。有《操斋遗书》。

  • 后唐庄宗伊德妃

    庄宗次室。初封燕国夫人,后唐建立后封德妃。(,参见《新五代史》)

  • 吴宗尧

    【介绍】:明徽州府歙县人,字仁叔,号谦庵。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益都知县。二十六年,以尽发税监中官陈增贪横不法事,被削籍逮下诏狱拷讯,经年始释为民。

  • 苏尚娘

    党项羌人,居环州(今甘肃环县)。咸平六年(1003),有击李继迁之劳及屡告继迁机密情报,诏以苏尚娘为临州刺史,赐锦袍、银带。同年,以其子孽娘为临州刺史。

  • 曹文姬

    【介绍】:唐长安人,妓女。姿艳绝伦,尤工翰墨,号为书仙,后归任生。亦能诗。(《书史会要》《全唐诗》卷八〇一)曹文埴(?-1798) 清安徽歙县人,字近薇,号竹虚。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刑、兵、工

  • 黄芳泰

    【生卒】:?——1690字和士。海澄公黄梧之从子,黄芳世之弟。初以诸生从守漳州,康熙十四年(1675),耿精忠部叛清,围攻漳州时,突围出求援。历官至京口总兵,后袭兄公爵,屡破敌,克复平和、漳平。后调京

  • 陀满胡土门

    【生卒】:?—1227【介绍】:金女真人,字子秀。策论进士。累迁知临洮府。夏军围临洮,胡土门夜袭敌垒,击退之。历绛阳军节度使,元帅左监军。哀宗时为临洮府总管,城破被蒙古军所执,不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