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历史人物>赵鞅

赵鞅

【生卒】:?—前477

即赵简子,又称赵孟。景叔之子。任晋卿,长期执掌国政。其时六卿强大,公室益卑,前514年诛灭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大夫。其后六卿内部互相兼并,以兵击败范氏、中行氏。前494年围范氏、中行氏于朝歌,次年,在铁地誓师,击败护送粮饷给范氏、中行氏的郑兵,范氏、中行氏遂奔齐。赵氏封地进一步扩大,为此后赵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见《左传》哀公二年)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介绍】:

一作志父,又称赵孟、赵简子。春秋末晋国人。赵武之孙。正卿。晋顷公十三年,鞅与荀寅率师筑城于汝滨,征铁于民,以造刑鼎,鼎上铸范宣子所著刑书。定公十二年,率军围卫,卫贡五百家,鞅置诸邯郸。十五年,将五百家迁晋阳,晋卿内讧,鞅击败范氏、中行氏。十九年,齐输粮于范氏,使郑兵护送。鞅率师大败郑兵,赵氏遂专晋政权,为嗣后建立赵国奠定基础。卒谥简。


猜你喜欢

  • 马守应

    【介绍】:明末陕西绥德人,号老回回。崇祯初起事,为农民军十三家七十二营、豫楚十三家主要首领之一。进入英山、霍山一带,与贺一龙、贺锦、刘希尧、蔺养成结成革左五营。十五年,与李自成联兵。次年,一龙被李自成

  • 孔续

    【介绍】:唐末五代时兖州曲阜人,字胤修。孔温裕子。唐哀帝天祐末,为工部侍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为礼部尚书。太祖巡幸河北,以其留守。

  • 子西

    【生卒】:?—前479名申,又称公子申。楚平王子,昭王庶兄。平王死,子常要立他为王,他推让。前506年吴军破郢,楚令尹子常奔郑,他继任令尹,率军同秦国援军共败吴军,使吴军撤退。昭王病重,让位于他,坚持

  • 周崎

    邵陵(今湖南邵阳)人。为湘州刺史谯王司马承从事。王敦围攻司马承,受命出外求救,被王敦俘杀。【生卒】:?—322【介绍】:东晋邵陵人。为湘州从事。王敦反,奉司马承使求救于外,为王敦将魏乂所获。乂逼使语城

  • 高谅

    【生卒】:485—525【介绍】:北魏渤海蓨人,字修贤。高祐孙。少好学,多识强记。孝文帝太和末京兆王开府,辟召应选,迁国子博士。孝明帝正光中为徐州行台,至彭城,适元法僧反叛,逼谅同反,谅不许,为法僧所

  • 孙子秀

    【生卒】:1212—1266【介绍】:宋越州馀姚人,字元实。理宗绍定五年进士。为吴江主簿,日诣学宫与诸生讲论义理。知金坛县,严保伍,厘经界,结义役,赈流民,兴学校。累迁浙西提刑兼知常州,平反冤狱,击贪

  • 辽世宗

    【生卒】:918—951【介绍】:即耶律阮。辽代皇帝。契丹名兀欲,东丹王耶律倍子,太宗侄。初封永康王。大同元年,太宗死后,在恒州即位。与述律太后所立太宗弟李胡相攻,旋和解罢兵,迁太后、李胡于祖州。改大

  • 邓以赞

    字汝德,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五年(1571),以会试第一,廷试第三,授编修。万历时,历南京祭酒、礼、吏部右侍郎。曾疏请建皇储,力谏三王并封。从师王畿,传良知学。登第二十余年,在官仅满一考。以母丧卒

  • 诺尔本

    清前期人。姓吴机格忒。隶满洲正蓝旗。初以前锋从军,历官至头等侍卫、围场总管加副都统衔。乾隆中,从副将军富德征讨小和卓木霍集占,战于库车、叶尔羌。赐号“克筹巴图鲁”。封骑都尉加一云骑尉世职。后从明瑞用兵

  • 胡光龙

    【介绍】:清浙江杭县人,一作嘉兴人,字云川,号蓼堂。乾隆四十二年举人,任宁海教官。工书善画,兼通天文、地理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