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中宗时为弘文馆学士。《全唐诗》存诗四首。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一一。
地名。在今山东省淄博市西。相传齐桓公出猎,逐鹿而入山谷之中,其谷因隐者愚公所居,故称愚公之谷。见汉刘向《说苑·政理》。后因以“愚公谷”谓隐逸之地。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放旷愚公谷,消散野人家。
①本指公用之器。《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取。”后因以喻名位爵禄。王维《献始兴公》:“所不卖公器,动为苍生谋。”②比喻国家的人才。刘长卿《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世上无此才,天生一公器。”
舍身。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判身入矛戟,轻敌比锱铢。”
开元年间,唐玄宗于兴庆宫西南建楼,题曰“勤政务本之楼”,简称勤政楼。王建《楼前》:“天宝年前勤政楼,每年三日作千秋。”
即永明体。指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沈约、谢朓、王融等人创造的诗歌体裁。因其讲求声律和对仗,与汉魏两晋诗歌有明显的变化,故称新体诗。新体诗是古体诗向唐代近体诗发展的过渡形式。
【介绍】:韦庄于僖宗光启三年(887)路经金陵(今南京市)时作。台城,一曰苑城,为六朝宫城,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畔。这是一首吊古伤今之作,写得空灵蕴藉,寓慨很深。马时芳评曰:“韦端己《台城》,赋凄凉之景
【介绍】:字冠祥,郡望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僖宗时进士。为舒州军倅时宴饮连续三夜不归,其妻妒忿,扬言归必杀之。泣告刺史,匿佛寺中多日,曾咏《愁诗》以遣怀。工诗,多精丽。《全唐诗》仅存诗1首。
祢生,指东汉才子祢衡。祢衡初入许昌、颍川,怀揣名刺,准备拜谒当地名流,但他认为当地名流的才德没有超过自己的,因而没有去拜访任何人,以致于名刺上的文字磨损起毛。见《后汉书·祢衡传》。后因以“祢生刺”指人
白居易《江楼夜吟元九律诗成三十韵》:“白头吟处变,青眼望中穿。”后因以“望眼欲穿”形容殷切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