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白居易《秦中吟十首》的第二首,一作《无名税》,虽蕴籍含蓄,然不如现题犀利鲜明。本诗反映了沉重的赋税,额外的剥削,使百姓几陷绝境,“幼者形不散,老者体无温”。作者不仅把讽刺矛头指向枉法买恩邀宠
到时候。王梵志《主人相屈至》:“若是尊人处,临时自打门。”
春秋楚人。相传他将玉璞献给楚厉王和楚武王,都被认为是石头,受刑砍去双脚。楚文王时,他抱璞哭于荆山下,文王使人琢之,得宝玉,即和氏璧。见《韩非子·和氏》。后因以“卞和”喻指能识宝辨贤之人。刘商《殷秀才求
古苑名。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太湖北。为春秋时吴王夫差游猎处。亦泛指原野胜游之地。上官仪《入朝洛堤步月》:“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介绍】:韩愈作。东野,即孟郊。贞元十四年(798),孟郊久困汴州(今河南开封),计划南归,时韩愈在汴为宣武军节度使董晋观察推官,二人相得,不忍离去,遂作此诗以表惜别之意。诗对孟郊白首不得官的遭遇,深
定数。谓规律性。杜甫《宿花石戍》:“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
轻易割舍。李嘉祐《闻逝者自惊》:“儿女眼前难喜舍,弥怜双鬓渐如丝。”
①仪态安详温顺。《诗·邶风·新台》有“燕婉之求,籧篨不鲜”之语。后遂以之指代夫妻和睦。白居易《母别子》:“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②柔和。高适《同敬八卢五泛河间清河》:“飘飖波上兴,燕婉舟中
【介绍】:生平不详。《全唐诗补编·续拾》据《舆地纪胜》收《至西山》残诗2句。
指许由因风吹饮水瓢有声而弃去之事。汪遵《箕山》:“一瓢风入犹嫌闹,何况人间万种人。”参见“一瓢挂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