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借音对

借音对

亦称“声对”。指诗句中的某一词从字面上不能构成工对,借用它的谐音字即相对,诗义仍应从字面上来理解,不以谐音字解释,称为借音对。如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之一:“水春云母碓,风扫石楠花”。“楠”借音为“男”,与“母”相对。参见“借对”。

猜你喜欢

  • 梁尘

    见“梁绕飞尘”。

  • 最能行

    【介绍】:杜甫作。最能,指最高超的驾船技能。此诗与《负薪行》是杜甫于大历元年(766)在夔州写的两篇风土诗。这首赞扬了夔州、归州一带操舟者技艺之高超,峡中行舟之迅速。同时对他们疏于北方文物衣冠,而竞尚

  • 裴回

    ①往返;来回走动。李白《留别贾舍人至二首》之一:“裴回苍梧野,十见罗浮秋。”杜甫《寄赞上人》:“裴回虎穴上,面势龙泓头。”②犹彷徨。游移不定貌。王昌龄《长信怨》之二:“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裴回。

  • 唐人轶事汇编

    周勋初主编,严杰、武秀成、姚松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2月出版,173.6万字,共40卷。本书所收人物,上起自隋入唐而主要事迹在唐者,下迄五代十国入宋而主要事迹在入宋以前者,计近2700人。人物

  • 儜恶

    凶恶。王梵志《忍辱生端正》:“若人不儜恶,必得上三车。”

  • 偃伯

    (—bà)休战。陆敬《游隋故都》:“舞象文思泽,偃伯武功宣。”

  • 日阳

    指太阳光。白居易《饮食闲坐》:“箕踞拥裘坐,半身在日阳。”

  • 否去泰来

    指厄运过去,好运到来。否、泰,《易》卦名。韦庄《湘中作》:“否去泰来终可待,寒夜休唱饭牛歌。”

  • 哭晁卿衡

    【介绍】:李白作。晁卿衡,即晁衡,卿为尊称。晁衡原名阿倍仲麻吕,早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求学,后仕于唐,历任校书、左拾遗、左补阙、仪王友、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天宝十二载(753)十二月自长安至扬州乘船回

  • 文章憎命

    文章虽好而命运不佳。多用以指文人遭际磨难。语出杜甫《天末怀李白》:“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