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Plus>历史百科>诗词百科>分类集注杜诗

分类集注杜诗

明邵宝撰。凡二十三卷,初刻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此书共收杜诗1413首,诗先分体,而后再以内容分类,诗体以五古七古歌行五绝七绝五律七律为序,而五七排律又分别附于五古、七古之后,亦有古律参互者,按内容又分为纪行、述怀、怀古、时事等五十三类,颇为繁琐杂乱。其注解,诗题后多先注明作诗之时地,篇末再训释词语典故,串解诗意,概括全诗意旨。于诗之理解,颇有助益,书前过栋序云:是书“词则直而易解,取喻显而无艰深之病,据理近而寡牵合之嫌。”亦诚非虚誉。然是书之真伪颇多疑点。洪业、程千帆及日本学者均据理以证其赝。洪业《杜诗引得序》列举数端,疑非邵宝所撰,乃坊贾依托之作,然又谓此书“所为全诗注解,亦煞费苦心,照应弥缝时以灿然成篇,便于初学,故历久而人不知其伪。”此书纵使坊贾伪托,借助邵氏之名,扩大影响,然仍不失为明人注杜之佳本,注杜全诗之明刊本,且流播海外,影响甚大,清代注杜大家如仇兆鳌、杨伦诸人亦时或征引其说,此书版刻较多,明清皆有刊本,日本国亦有覆刻本。1974年台湾大通书局据明万历二十年三吴周子文校刊本影印《杜诗丛刊》本,书名《刻杜少陵先生诗分类集注》,此书扉页误标为“万历二十三年。”

猜你喜欢

  • 塞鸿连暮雪,江柳动寒条

    【介绍】:张南史《宣城雪后还望郡中寄孟侍郎》诗句。塞鸿,从北方边塞飞来的大雁。条,柳条。出句写暮冬雪后江边之景,对句写春气之萌动。二句以白描和对比手法写出气候季节的微妙变化,表达了作者羁旅异地的忧思。

  • 景审

    【介绍】:唐代文学家。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元和中,试太常寺奉礼郎。曾师从长安大兴善寺慧琳法师学文字。工书能诗文。《全唐诗》存诗一首。又录断句二句,张为《诗人主客图》作杨洵美诗句。《唐文拾遗

  • 全唐诗蟠根集

    清李长祥撰。长祥字研斋,达州(今四川达县)人,明崇祯十六年(1643)进士,为明清之际抗清志士,明亡不仕,隐居江南。长祥以为李乃唐之国姓,自己也姓李,故特于《全唐诗》中选辑李姓诗人200余家,诗400

  • 登徒言

    指谗言。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序》言大夫登徒子向楚王进言谗毁宋玉,后因以为典实。李白《感遇四首》之四:“一感登徒言,恩情遂中绝。”

  • 伊用昌

    【介绍】:一作伊梦昌。唐末道士,遍游江南东西道,行为放诞,人称“伊风子”。有异术,自称“定亿万兆恒沙军国主南方赤龙神王”,或目为神仙。存诗6首又4句,词2首,《全唐诗》分录于伊用昌、伊梦昌名下,误,当

  • 丽则集

    选集。唐李吉甫编。《郡斋读书志》谓此集选《文选》以后至唐开元间人诗三百二十首,分门编类,贞元中郑馀庆为序。《新唐书·艺文志四》于李吉甫后著录《丽则集》五卷,《崇文总目》总集类署李吉甫撰。《郡斋读书志》

  • 纂纂

    众多貌,密集貌。王建《送衣曲》:“絮时厚厚绵纂纂,贵欲征人身上暖。”韩愈《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桃源迷路竟茫茫,《枣下》悲歌徒纂纂。”

  • 借使

    ①假如,如果。元稹《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②纵然,即使。元稹《遣病》:“借使到百年,不知何所成。”

  • 越王楼

    楼名。故址在今四川省绵阳市。乃唐高宗时越王李贞为绵州刺史时所建。杜甫有《越王楼歌》诗。

  • 香筒

    ①筒状薰香器。李贺《恼公》:“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②放置文书字画容器的美称。张籍《老将》:“兵书封锦字,手诏满香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