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未知姓名。唐末同谷山隐士,常戴巨笠、跨青牛,以琴酒自随。天复中,昭宗避难凤翔,同谷子投书言治乱,深得嘉赏。惜为何皇后忌,遣秦王谋杀之,乃逃亡,作《五子之歌》以讽咏。《全唐诗》录此诗5首。
(yàn—)东汉班超自幼就有建功异域的志向。相士曾说他“燕颔虎颈”,是封万里侯之相。后班超奉使出使西域,平定西域各地贵族的叛乱,官至西域都护,封定远侯。见《后汉书·班超传》。后因以“燕颔”为封侯之相。
【介绍】:见灵默。
寺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城北鸡鸣山麓。南朝梁武帝崇信佛教,在其皇宫后墙外所建,他在位四十八年,曾先后四次舍身入此寺为僧。李群玉《龙安寺佳人阿最歌八首》之五:“何须同泰寺,然后始为奴。”
【介绍】:李商隐作。茂陵是汉武帝的陵墓。此诗用汉武帝事影指唐武宗,前六句里武宗生前活动的各个方面,首联赞扬其讨平回鹘、平定叛乱的武功,中二联对其游猎、求仙、好色等行为作含蓄的讽刺。最后两句接以自己归朝
水的支流。韩愈《病中赠张十八》:“半途喜开凿,派别失大江。”孟郊《越中山水》:“莫穷合沓步,孰尽派别游。”
【介绍】:唐代诗人。生卒年、籍贯不详。玄宗至宪宗时人。韩愈友李愿,贞元中至长安,后归隐盘谷,或即其人。能诗。《御览诗》录诗二首。《全唐诗》存诗二首,《全唐诗补编》补二首。事迹见《全唐诗》所附小传。
【生卒】:822—908【介绍】:唐代高僧。俗姓曾。泉州南安(今属福建)人。年十二游莆田玉润寺,留为童侍。十七落发。大中中,北游吴楚、梁宋等地,受戒于幽州。咸通六年(865)归福州芙蓉山。十一年(87
指猿鸣三声。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后因以“三声
指书信。李绅《逾岭峤止荒陬抵高要》:“鱼肠雁足望缄封,地远三江岭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