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贤珠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10月出版,为《文史哲学集成》之一种。本书重点在于以民歌的全面性研究,再评估唐五代敦煌民歌的民间文艺性价值。书中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对敦煌民歌进行了全面地考察:一,建
【介绍】:见花蕊夫人。
【介绍】:元和年间进士。余无考。《全唐诗》存诗1首,诗下注云“一作王公亮诗”,误。
唐代许浑、李远均为晚唐人,彼此曾有交往。许长于律诗,格调清丽;李以赋著称,文辞绮靡,故时人以“浑诗远赋”称之。见《唐才子传·李远》。
【介绍】:李商隐七绝诗《霜月》末二句。作者写秋夜霜华月色,以青女、素娥作为霜、月的象征,将霜月交辉之景想象为青女素娥的竞妍斗美,突出其宜冷的性格,不仅将静止的景物写得极富生趣,而且写出了霜月的风韵和精
【介绍】:见玄览。
【介绍】:唐代散文家。号建平子、巢居子。归州秭归(今属湖北)人。生卒年不详。贞元中隐居庐山,符载曾征召其为文。后卒于巴巫间。孙光宪《北梦琐言》称其文“辞韵挺特,风调凛然”,入符载之堂奥。有《巢居子》二
指时序世事变化。王勃《滕王阁》:“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曾种千棵橘树,称为“千头木奴”,留给其子,以供生计。见《三国志·吴志·孙休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后用“木奴”指橘树。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木奴向熟悬金实,桑落新开泻玉缸。”
【介绍】:五代诗僧。一作晓峦。生卒年、籍贯不详。五代前蜀时,居蜀中。曾寄诗卷给齐己,已有《酬西川楚峦上人卷》。后蜀时尚在世。工草书,与昙域并称。能诗,有《僧楚峦诗》一卷,著录于《宋史·艺文志七》,已佚